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出處〕北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注釋〕①大江:長江。這裏指長江的流水。②淘:衝洗,衝刷。③盡:全部,所有的。④千古:指時間漫長久遠。⑤風流人物:指古代既有文采又有功業的優秀傑出的人物。風流,優秀傑出的。
〔今譯〕長江江水浩浩蕩蕩日夜不停地向東奔流而去,那洶湧澎湃的波濤,千百年來衝刷走了無數的優秀傑出的人物。
〔賞析〕《赤壁懷古》是一首懷古詞,是詞人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七月遊覽黃州城外的赤壁,有感於曆史上英雄人物的豪情壯舉,感歎於自己的老大無成,於是寫了這首壯闊沉雄的詞作。詞中描繪了黃州赤壁的壯麗雄奇的景色和曆史人物周瑜的英雄業績與瀟灑英姿,表現了詞人對祖國美麗河山的熱情讚頌與謳歌之情,抒發了詞人對英雄事業的向往、對英雄人物盛衰無常的慨歎以及對自己不能施展抱負而功業無成的苦悶的思想感情。這首詞風格豪放雄健,氣象宏闊壯麗,詞意高妙清新,語言精警形象,景物描寫氣勢磅礴,人物形象英氣勃發,結構既有起伏變化又渾然一體,寫景、記事、議論、抒情層次既鮮明清晰又和諧統一,富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在藝術上達到了很高的成就,是詞人豪放風格與革新精神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也是北宋豪放派詞的代表作及其標誌,並被譽為宋金十大曲之一,曆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和傳誦,成為一首“新天下耳目”的堪稱古今絕唱的膾炙人口的名篇,而且它對後世的影響也很大,後人常以“大江東去”、“酹江月”作為《念奴嬌》詞牌的代稱。
這兩句詞把浩浩蕩蕩的長江和“千古風流人物”聯係在一起,憑吊千古英雄,歎惋其隨著曆史長河的奔流而消逝。詞句把強烈的懷古之情融入眼前的景色之中,以大江的滾滾東去來比喻那流逝無情的時間洪流,既展示了廣闊的曆史空間,又標示出了深厚悠久綿延不斷的曆史長河。這兩句詞意境悲涼壯闊,氣勢澎湃雄渾,語言形象生動,讀後令人精神為之振奮,是千古傳誦不朽的名句。
〔原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