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査慕?(1 / 1)

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

〔出處〕唐,李商隱《樂遊原》。

〔注釋〕①夕陽:將要落山的太陽。②近:接近。

〔今譯〕太陽快要下山的時候,紅霞滿天,景色異常美好;隻不過這個時候已經接近了黃昏,美好的景色就要很快消逝了。

〔賞析〕《樂遊原》是一首登臨遣懷之作,是詩人因心情不暢於傍晚時分登臨樂遊原遊覽解悶時觸景生情而寫的。詩中描寫了詩人黃昏時登上樂遊原遠眺所見到的夕陽輝映下的壯美迷人的原野風光,抒發了詩人對美好景色的極力讚美及其愛惜留戀的思想感情,也反映了詩人對時局和身世的感慨。這首詩將詩人心中不適之“情”與夕陽沉沉西落之“景”巧妙而和諧地交融在一起,融情於景,情景結合,同時意境闊大,感情沉鬱,語言平易,在寫景抒情詩中獨樹一幟,曆來為人們所傳誦。

這兩句詩描寫了詩人對夕陽的美好與壯麗的喜愛與留戀和即將逝去的惋惜與不足的心理表現,表現了詩人遭遇坎坷、悵惘失意而又無可奈何的淒苦的思想感情,同時也含有勉勵人們要愛惜光陰,不要虛度年華的意思。詩句語言精練,含蘊豐富,韻味悠長,耐人尋味,同時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水乳交融,天衣無縫,曆來是膾炙人口的名句。後人常引用這兩句詩來比喻人到晚年雖然幸福但已餘年不多的意思。

〔原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作者〕李商隱(813—858),唐代著名詩人。字義山,初號玉谿生,又自稱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從祖父起遷居鄭州滎陽(今河南滎陽)。唐文宗開成二年(837)進士及第。他的詩繼承了屈原、李白、李賀的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和杜甫嚴謹、深沉、雄渾的特點,具有鮮明、獨特的風格,在晚唐獨樹一幟,對後代詩人和詞人有很大影響。他是晚唐藝術成就很高的詩人,擅長七律和七絕,風格含蓄委婉,詞采典雅華麗,尤其是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極為有名,曆來為人所傳誦。他和同時代的杜牧並駕齊驅,有“小李杜”之稱。他的駢文和散文也寫得非常出色。有著作《李義山詩集》、《樊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