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節(1 / 1)

桃花細逐楊花落,

黃鳥時兼白鳥飛。

〔出處〕唐,杜甫《曲江對酒》。

〔注釋〕①細逐:輕隨。逐,追隨。②楊花:一作“梨花”。③兼:共,一起。

〔今譯〕桃花輕輕地追隨著楊花,一塊飄落到地麵;黃鳥時時地伴隨著白鳥,一起飛翔在空中。

〔賞析〕《曲江對酒》是一首飲酒抒情詩,是詩人最後留居長安時於唐肅宗乾元元年(758)的春天寫的。當時詩人出任左拾遺的官職,因上疏為宰相房琯罷職一事鳴不平,激怒了肅宗李亨,遭到審訊,後來就不再受重用。詩中描寫了詩人因無所事事、心中愁悶而獨坐曲江岸邊飲酒遣悶的情景,反映了詩人空懷報國之心而無所作為的痛苦心情,宣泄了自己心中的牢騷與憤懣。這首詩語言委婉含蓄,色彩絢麗動人。

這兩句詩描寫了花兒相隨慢慢墜落,鳥兒相伴高高飛翔的自由歡快的絢麗景色,反襯出了詩人受人事羈絆的愁悶與傷春之情。詩句筆調輕靈活潑,描寫細膩逼真,其中有形象與色彩的直接描寫,也有聲音和花香的含蓄暗示,同時在色彩的使用上也極其鮮明強烈,還有對仗巧妙,運用“自對格”,不僅上下相對,而且其中的“桃”和“楊”、“黃”和“白”也相對。這兩句詩中的“桃花細逐楊花落”一句,原作為“桃花欲共楊花語”,後來詩人用淡筆改動了三個字,由擬人變為描寫,這樣一改,正好和詩人當時仕途失意空閑無聊的心情相吻合,從而受到曆代詩家的讚賞,認為是改詩的範例。

〔原詩〕苑外江頭坐不歸,水精宮殿轉霏微。

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

縱飲久判人共棄,懶朝真與世相違。

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徒傷未拂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