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節(1 / 1)

新鬆恨不高千尺,

惡竹應須斬萬竿。

〔出處〕唐,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常苦沙崩損藥欄》。

〔注釋〕①新鬆:新栽下的鬆樹。指詩人在成都草堂親自栽下的四棵小鬆樹。②惡竹:指損害新鬆生長的雜竹。③斬:砍伐。

〔今譯〕新近種植的鬆樹,恨它不能快快成長,早日成為參天大樹;損害新鬆生長的雜竹,即使有千萬棵,也必須砍伐淨盡。

〔賞析〕《常苦沙崩損藥欄》是一首感懷詩,是詩人於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好友嚴武(即嚴鄭公)入朝重回成都任職後,應好友嚴武邀請,從閬州攜家眷重返成都草堂的途中寫的《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組詩中的第四首。詩中描寫了詩人重返草堂的打算和對今後生活的憧憬,表白了自己窮困潦倒的境況及其對友人的感激之情,抒發了詩人因安定生活即將到來的歡樂情緒。這首詩歡欣與感慨相融,瞻望和回顧同敘,情真景真,情致圓足,辭采穩稱,興寄微婉。

這兩句詩描寫了詩人遙想返回成都草堂之後要重新修整園林、清理一切花木的打算,表現了詩人對今後生活的美好願望。詩句中以“新鬆”、“惡竹”為喻,指明了人間的美醜,意義也遠遠超出清理花木的範疇,表現了詩人酷愛人才、嫉惡如仇的愛憎分明的感情。這兩句詩感情強烈,比喻恰切,形象鮮明突出,語調斬釘截鐵,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是膾炙人口的名句。現在常用這兩句詩來表示對美好的新生事物要無比熱愛、積極扶植,對腐朽落後的東西,要堅決反對、無情打擊。

〔原詩〕常苦沙崩損藥欄,也從江檻落風湍。

新鬆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生理隻憑黃閣老,衰顏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