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節(1 / 1)

晴川曆曆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出處〕唐,崔顥《黃鶴樓》。

〔注釋〕①晴川:晴空下的平原。川,平川,平地。因為這首詩中有“晴川”一詞,後來漢陽建有晴川閣。②曆曆:清清楚楚,分明的樣子。③漢陽:今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位於長江與漢水的夾角地帶,與武昌黃鶴樓隔江相望。④芳草:花草。⑤萋萋:花草茂盛的樣子。⑥鸚鵡洲:武昌北麵長江中的沙洲,今已淹沒。相傳漢末江夏太守黃祖之子射曾在洲上大宴賓客,席中禰衡曾作《鸚鵡賦》。後來禰衡被黃祖殺害於此洲,於是以賦名洲。

〔今譯〕晴空下的平川地上,漢陽城內的棵棵綠樹明麗清晰;長江中的鸚鵡洲上,遍布其間的片片花草茂盛繁密。

〔賞析〕《黃鶴樓》是一首遊覽名勝之作,是詩人於唐玄宗開元十一年(723)中進士後遊覽黃鶴樓時所寫的。詩中描寫了詩人登上黃鶴樓時所見到的壯闊景色,抒發了詩人吊古懷鄉的思想感情。這首詩格調優美,立意超迥,色彩鮮明,語言素樸,並將神話傳說和現實生活交織在一起,構成一種出神入化的藝術境界,曆來博得詩家及論詩者的交口讚譽,公認為七律中的珍品,成為題詠黃鶴樓的絕唱,並被推崇為唐代七律的壓卷之作。據載,唐代偉大詩人李白被“賜金放還”後曾遊覽黃鶴樓,本打算題詩一首,待看到此詩後,慨然歎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於是擱筆而去。後來李白在遊覽鳳凰台時模擬此詩格調並步其原韻寫了《登金陵鳳凰台》,與這首詩成為著名的姊妹篇。

這兩句詩描寫了詩人登上黃鶴樓時所見到的漢陽綠樹清晰、鸚鵡洲花草茂盛的一片明麗景色。詩句意境闊大,韻律優美,寫景色彩鮮麗,真切自然,令人賞心悅目,是膾炙人口的名句,它和李白《登金陵鳳凰台》中的名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競相媲美,雙雙聞名。

〔原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崔顥(704?—754?),唐代詩人。卞州(今河南開封)人。唐玄宗開元十一年(723)進士及第,官尚書司勳員外郎。他的詩早年多寫閨情,輕薄浮豔,後來出塞去東北邊地從軍,邊塞生活使他的詩忽變常體,情調高昂,雄渾奔放,健康充實,風骨凜然。《全唐詩》錄其詩一卷,有著作《崔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