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出處〕唐,高適《別董大二首·千裏黃雲白日曛》。
〔注釋〕①莫愁:不要愁。②知己:知心朋友。③君:對對方的尊稱,相當於“您”。這裏指董大。
〔今譯〕不要擔心前去的地方沒有知心朋友,普天之下哪個人不認識您這位大名鼎鼎的人呢!
〔賞析〕,《千裏黃雲白日曛》是一首送別詩,是詩人早年客遊河西時寫的詩篇《別董大二首》中的一首。詩中描寫了送別時的悲涼景象,表現了詩人對好友的真摯信賴和真切的祝福之情。這首詩韻味醇厚,語言素樸,慷慨悲歌,出自肺腑,於悲涼之中流溢出豪邁之氣,是送別詩中一首富有特殊情韻的佳作。
這兩句詩以希望的語氣,慰藉友人要充滿信心地對待未來的孤寂,並讚譽了友人的才華出眾,為天下人所賞識。詩句運用反詰句式,直抒胸臆,坦誠真摯,新穎不俗,在唐代送別詩中開拓了新的意境,塗上了豪放健美的色彩。現在常用這兩句詩來鼓勵青年人應以四海為家。
〔原詩〕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作者〕高適(702?—765),唐代詩人。字達夫,一字仲武,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早年仕途失意。後客遊河西,官至散騎常侍,世稱高常侍。他和岑參齊名,並稱“高岑”,兩人詩的風格大略相似,都是以反映邊塞生活著稱的優秀詩人,並同為盛唐邊塞詩派的傑出代表。有著作《高常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