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節(1 / 1)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出處〕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注釋〕①海日:江麵上初升的太陽。海,這裏指長江下遊寬闊的江麵。②生:生長,孕育。③殘夜:夜將盡未盡的時候。④江春:江上的春意,江南的春天。⑤舊年:一年將要結束的時候。

〔今譯〕一輪紅日在拂曉前的暗夜中從江麵上冉冉升起,廣闊江南在歲末時的殘冬裏已經透出春天氣息。

〔賞析〕《次北固山下》是一首行旅詩,是詩人登科前後旅行江南途中停駐在京口北固山時所作的。詩中描寫了詩人泊舟北固山下時所見到的江南早春時節的宏闊景象,抒發了自己的感受和對家鄉的懷念之情。這首詩風格自然明快,構思新穎不凡,意境開闊宏大,是曆代傳誦的千古名篇。

這兩句詩描寫了我國江南歲末年終時的早春景色,表現了新舊事物之間的辯證關係,揭示了自然界新舊交替的道理。詩句中前一句描寫天將破曉時一輪紅日湧出江麵的奇偉景象,其中的“生”字寫得好,形象而有生氣;後一句指出了雖是殘冬,但江南已經透露出了春意,其中的“入”字用得妙,精確而傳神。這兩句詩構思巧妙,內容豐富,敘事確切,寫景逼真,對仗工整,蘊含深遠,同時極富哲理性,能使人產生對美好未來的遐想,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是詩中最有影響、流傳最廣的名句。明人胡應麟曾讚揚這兩句詩說:“形容景物,妙絕千古。”唐人殷璠也曾說“詩人以來,少有此句”。同時,這兩句詩也曾受到當時宰相、著名文人張說的高度讚賞,張說親手題寫在政事堂上,讓朝中文士當作寫詩的楷式和典範。

〔原詩〕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由達?歸雁洛陽邊。

〔作者〕王灣(?—?),唐代詩人。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唐玄宗先天元年(712)進士,初任滎陽主簿,後官終洛陽尉。曾參加朝廷《群書四部錄》的編校工作。他的詩當時就很有名,多有佳篇,但流傳下來的不多。《全唐詩》收錄其詩1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