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九州同愾討國賊!英烈血沃天安門(2)(2 / 3)

台的中央,樹起木牌一座,上麵寫著“被英日帝國主義慘殺之同胞烈士之靈位”。

台的正麵用白布寫著“天地正氣”四個字。

華表還掛著挽聯一副。上聯為:

“在孔曰成仁 在孟曰正命。”

下聯為:

“於禮為國殤 在義為鬼雄。”

左右聯落款為:“被難諸同胞靈鑒。北京各界聯席會議敬挽。”

追悼大會由主席於右任報告滬案慘景後,即由女師大、孔德女校女生奏追悼歌。接著由劉清揚宣讀追悼詞。她用一種極其哀婉動人的語調朗讀著:

“中華民國十四年六月二十五日,值屈子沉江之日,正華族蒙恥之時。北京各同人界謹具薄酌素羞致祭全國被英日帝國主義所慘殺諸同胞之靈,而申之以靈曰:”

“嗚呼噫嘻,江花不紅,海水無綠,同屬人群,乃肆荼毒。殲我同胞,如手如足,心肝摧傷,天悉地哭,炎光一灼,血花亂飛,白虹晝見,青磷夜馳。洞胸穿頸,斷腿折肢。百身莫贖,含識同悲。玉碎珠沉,鳶飛蟻集。三日骨香,一腔血熱。茹冤炙燼。思叫九閭,舉國號痛。全球淒愴。結語無聲,市厘停業。白日西沉,悲風欲絕。憤彼凶殘,誓與一決。身也可喪,誌寧可奪?嗚呼噫嘻!桓桓多士,乃邦之光,以死衛族,剪為國殤。體軀腐折,肝膽芬芳。生輕義重,身殞名揚。皇皇都門,萬眾來會。尚張國徽,悠悠大旆。屈子沉江,端陽節屆,悵望古今,同歌篤護後死有責,雲胡能忘。灑我血淚,奉我心香。敬告先烈,用慰幽傷。英靈不氓,願為睢陽。嗚呼哀哉,尚響。”

在祭文朗讀完畢,會場上出現了一片哭聲。

整個天安門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

25日這一天,在天安門舉行追悼會的時候,北京各商店紛紛降下五色旗致哀。同時,全城停止娛樂一天。

1925年的端午節,整個北京古城,整個天安門,沉浸在一片悲哀沉痛之中。

第二節 天安門前開聲討大會,北洋軍閥施淫威

一軍官命令衛兵野蠻地用刺刀和木棍亂打亂刺在門外等候的請願代表,揭開了大屠殺的序幕。

3月18日這天,天上飄著雪花。

門衛氣勢洶洶地回答說:“段不在此,一個負責人都不在此。”

無情的子彈,向群眾橫掃而來,密如雨下,打得赤手空拳的群眾,紛紛奔向東西轅門,想從那裏衝出去,但衛兵已將門關閉。

魯迅憤怒地寫了下麵的話:墨寫的謊說,決掩不住血寫的事實,三一八是“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

山雨欲來風滿樓

五卅運動後,中國的革命形勢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馮玉祥所領導的國民革命軍,受中國共產黨和其他進步勢力的影響,傾向革命,傾向反帝愛國。因此在國民軍管轄的北京地區,民主革命運動得以發展。

當時,奉係已取代直係成為北洋軍閥中占支配地位的勢力。張作霖同段祺瑞勾結,操縱北京政府,排斥馮玉祥的國民軍。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展開了反對奉係軍閥和段祺瑞政府的鬥爭。反奉運動的高漲,促使奉軍內部發生分裂。駐守灤州一帶的奉軍將領郭鬆齡同馮玉祥的國民軍取得聯係,約定共同反奉驅張。他於1926年11月23日通電反對張作霖,將所部改稱東北國民軍,迅速回師占領山海關、錦州、新民等地,直逼沈陽。張作霖措手不及,處境岌岌可危。這時,日本帝國主義者以取得在東北的更多特權為條件,援救張作霖,悍然出兵直接向郭部進攻。12月24日郭鬆齡兵敗被殺,北方的反奉鬥爭形勢急劇逆轉。

馮玉祥的國民軍原來控製著熱河、察哈爾、綏遠、河南、北京及河北部分地方。在郭鬆齡倒戈時,馮部又進占天津等地,勢力進一步擴展。為了對付傾向革命的國民軍力量的發展,在英日帝國主義者的策劃下,吳佩孚停止反奉。直奉這兩個連年敵對的軍閥勢力攜起手來,組成所謂“反赤聯合陣線”,集中對付國民軍。1926年1月,直軍、奉軍分別從湖北、山東出兵向國民軍進攻,不久占領河南、河北。國民軍總司令馮玉祥被迫通電下野,赴蘇聯考察。

3月12日,日本派遣軍艦掩護奉軍艦隊進攻天津大沽口,炮擊國民軍。國民軍毅然開炮還擊,打退了日艦的侵犯。13日,蠻橫無理的日本帝國主義者卻聯合各帝國主義國家,以維護極不平等的《辛醜條約》為借口,向中國執政府提出抗議。

為了反對日本帝國主義者的侵略行徑,3月14日,北京各界召開國民反日侵略直隸大會。大會決議:1.提出國民抗議書;2.通電全國民眾一致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暴行,並厲行抵製日貨;3.通電國民軍,以武力抵抗日本帝國主義;4.通電廣州國民政府與國民軍,一致抵抗日本帝國主義;5.要求北京政府外交當局按照國民抗議書嚴厲執行。同日,天津4萬市民,為抗議日本炮擊大沽事件,召開緊急大會,通電抗議八國通牒,並決議繼續抵製英貨和日貨。

3月16日,荷蘭公使歐登科代表英、美、日、法、意、荷、西、比八國向中國執政府提出最後通牒。同時,各帝國主義國家的軍艦20餘艘群集大沽口,公然對中國施行武力恫嚇。

為了反對帝國主義者的霸道行徑,同日,中共北京地委在中共北方區委的指示下,在北大一院召開黨的活動分子會議。會議由地委書記劉伯莊主持,陳喬年、鄧潔、陳為人和陳毅等200多名黨員參加了會議。李大釗作政治報告,他指出,所謂八國“最後通牒”,事實是與段政府心心相印的,是第二個“八國聯軍”,也是用來抗拒進步力量(國共合作)的。我黨的任務,就是發動各界群眾,行動起來,與政客、官僚、軍閥政府鬥爭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