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天安門前爭國權!五四狂飆孕新生(15)(2 / 3)

對郭欽光的追悼,事實上成了一次5月19日總罷課的動員誓師大會。

5月19日,總罷課實現了。參加此次罷課的計有北京2.5萬多學生。學生們在《宣言》中說明罷課的理由時說:夫青島問題,學生等爭集之焦點,今議已決矣,事瀕敗矣,卒未見政府有決心不簽字之表示,而又破裂南北和議以資敵,學生等之失望一也;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國人皆曰可殺,乃政府不惟置輿論之掊擊於不顧,而於其要挾求去反寵令慰留之,表彰其功德以與教育總長傅公之免職相況,外間複盛傳教育全局舉將翻動之說,國是前途何堪設想,學生等之失望二也;5月14日兩令,一則以軍威警備學生,防公眾集合,一則禁學生幹政,凡公忠愛國之天良,一切不容表見,留日學生以國事被拘,政府則置諸不理,學生等之失望三也;學生等之為學,恃有此方寸之地耳,今一朝而三失望,方寸亂矣。謹於5月19日一律罷課,至三失望之回複為止。基於這樣的理由,學生們致書徐世昌,提出六項要求:

(一)歐會不得簽字;

(二)懲辦國賊;

(三)挽回蔡、傅,打消田長教育;

(四)收回警備命令;

(五)交涉留日學生被捕事;

(六)維持南北和議。

5月21日上午,北京大學教職員,在法科大禮堂開全體大會,一致表決:“誓不承認田應璜一流為教育總長,吳文瀚一流為教育次長,以貽教育界莫大之羞。”他們還擬好了一個意見書,交代表偕同各校教職員聯合會代表,赴國務院麵見總理錢能訓,聲明此等決議。“而學生方麵,聞又宣言向兩院及政府要求取消前議;若田等冒然登台,則學生擬有以對待之雲。”

北京政府最害怕的正是學生的行動。學生的六條要求,經教職員聯合會代表和政府磋商並向學生轉達錢能訓的答複。但是答複未能使學生滿意。特別是關於“懲辦國賊”的要求,錢竟說:“學生如能得其賣國證據,政府自當依法懲辦;如徒憑空言,政府不能辦到。”這個答複,使學生尤為不滿。因此,學生繼續罷課。22日午後3時,教育次長袁希濤親赴北京大學,召集專門以上各校校長開會,企圖再向學生疏通,但官立學校校長無一到會者。下午3時半,袁同私立各校校長警備司令部某處長,共同到學生聯合會,再度規勸學生複課,但,“學生仍堅持非懲辦賣國賊之目的達到,決不上課”。

學生們在罷課之後,大規模地展開了下列各項活動:

第一,組織講演團。“五四”後不久,北大、高師、清華等校學生,即組織講演團,分段分組展開遊行講演活動,每組十人左右,稱為“十人團”。原在“五四”前就已成立的北大平民教育講演團,更加擴大和活躍。團員們的講題也比以前更結合當前的鬥爭,例如他們的講題中就包括著《青島問題》《痛史》《團體》《朝鮮獨立》《國民自決》《中國現在的形勢是怎麼樣》《國民現時應持之態度》《國民快醒》等等。不過,學生們的講演活動,大都是利用星期天進行的,規模和影響都不夠大。但是,到了19日總罷課後,情況不同了。學生們連續地規模愈來愈大地跑到街頭講演。19日,分道講演的約三四百人;20日,增至六七百人,21日,又增至一千多人。

學生們的講演,受到各界各階層人士的熱烈歡迎。例一:高師講演團第十一隊,在香廠新世界遊藝場前空地講演,“有商人王文軒者,親自送茶水。又有邊森記成衣鋪主俞春泉等,大受感激,向隊員雲,彼自願擔任聯絡成衣行,實行抵製日貨,並擬召集同人,開會商榷一切,希望該隊員前往演講雲。”

例二:高師講演團第十六團,在天橋講演,“有英國人表示欽佩,並以手攜照相器攝影數次而去。又有工人吳珍,親送茶數壺,講畢始散雲。”

例三:北京大學講演團第二十一組,在宣武門內大街講演,“有北京普通工廠紡紗機專賣處處長沈德鈴,當場感動,向演講員聲明,願將其紡紗機專賣權公開,送與國人;並開明地址而去。”

例四:北京大學講演團第三五組,在東城一帶講演,聽眾不下數百人,“有老人聽講至沉痛時,輒為淚下。其初加幹涉之警察,既聞演說,亦受感動,不複禁止雲。”

例五:北京大學講演團第四組,在崇文門講演,“被警察幹涉,帶去代表二人,又將傳單收去。其所留二人講演時,其西人經過點頭稱歎不止。”

學生們的演說活動,沒有局限在北京城內,他們派出了代表到長辛店和保定等地去講演,並且計劃沿京奉路至山海關,在車廂中及沿途各地進行講演。

第二,抵製日貨,提倡國貨。五四運動所反對的國際侵略者,主要是日本帝國主義,所以日貨必然在運動排斥之列。5月13日,北京大學的學生便將該校學生消費社儲存的日貨,集中於文科大操場中焚毀;接著,清華學校等也在校內采取了類似行動。5月18日下午4時,北京許多學校的學生又將個人所有之日貨,彙集先農壇進行焚毀。“既至先農壇,天忽下雨,觀者仍頗踴躍,有數百餘人之多。當焚毀日貨時,有大學演講團,及北京師範附屬小學第二部童子軍張寧全(年14歲)、龔渤(12歲)、盧榮祥(15歲)3人,及公立第二小學學生盧榮福,相繼演說,言辭均極動人。綜計此次焚毀日貨學校,有北京大學、彙文大學、第四中學、工業專門學校。其他法政專門,因天雨,改在該校校門前舉行。”

學生們的愛國行動,也迅速影響了商界。5月20日,北京總商會開全體大會,到五十餘行業,共同議決:一,各行業速開會議,宣示各商行,一律停止販運日貨,違者從重議罰;二,不用日鈔;三,不閱日人在京所辦報紙《順天時報》,不在該報登廣告。大會當場宣告成立國貨維持會,附屬於總商會,各商董均為會員。商界的這次大會,迅速在實際中產生效果。各店販運日貨者一律停止,日人所開店鋪均無人問津,日貨迅速跌價。各界持日鈔往日本正金銀行兌現者擁擠異常,各店均拒絕收用日鈔。《順天時報》的銷數,則大為減少。

5月24日,北京學界和商界懇親會,先在北京大學開國貨維持會,到有北京師範、法文專修館、高等師範、清華學校、彙文大學等九校。學生們也組織起來了。該會內部共分文書組、調查組、販賣組,並擬設國貨陳列所,以激發國人愛用國貨之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