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神經性皮炎(1 / 1)

神經性皮炎又名慢性單純性苔癬,是一種主要由神經功能障礙引起的常見的慢性皮膚病,以皮膚苔蘚樣變及劇烈瘙癢為特征。屬中醫學中的“頑癬”、“幹癬”、“風癬”、“濕癬”等病的範疇。本病多發於頸、肘、膕、骶部,常對稱分布,劇烈瘙癢,抓後呈丘疹狀,日久皮膚呈苔鮮樣變,常反複發作,遷延難愈。其病機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認為可能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過度緊張、興奮、憂鬱、疲勞、焦慮、急躁以及生活環境的改變,皆可能是神經性皮炎的誘因。局部刺激(如按摩、日曬、多汗)、搔抓、衣領的摩擦、過敏體質、飲酒或多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均可能引起神經性皮炎。本病多見於青年或成年人,老年人較少見,兒童一般不發病。

(一)局部藥浴療法

“成分”透骨草、苦參各30克,紅花、雄黃、明礬各15克。

“用法”將藥加清水3000毫升,煎取2500毫升,後過濾去渣,倒入盆中,待藥液溫適度後,用手巾蘸取藥液反複洗患處。每日3~4次,每次15分鍾。

“功能”軟堅、止癢。

“主治”適用於神經性皮炎(下肢頑癬)、皮膚澱粉樣變(皮損極厚)。

(二)坐浴療法

療方1

“成分”百部、苦參各120克,狼毒75克,蛇床子60克,雄黃15克。

“用法”將上藥共研為粗末,一並裝入紗布袋內,用水2500~3000毫升煎煮30分鍾,後過濾去渣,將藥液倒入盆內,用軟毛巾浸洗患處,或浸洗後再加熱水浸浴。每日坐浴1~2次,每次15~30分鍾。

“功能”祛風止癢、祛濕殺蟲。

“主治”適用於神經性皮炎、皮膚瘙癢症、陰囊濕疹、蕁麻疹。

療方2

“成分”苦參、蛇床子、地膚子、白鮮皮、川黃柏、明礬各30克,川椒、陳艾葉各15克,冰片10克(分次衝化)。

“用法”將藥共研為粗末,加清水適量浸泡30分鍾,煎沸入冰片衝化,後過濾去渣,將藥液倒入盆內,趁熱先熏後洗,再坐浴。每日坐浴1~2次,每次15~30分鍾。

“功能”清熱燥濕、祛風止癢。

“主治”適用於神經性皮炎、日光性皮炎、急性銀屑病、皮膚瘙癢症、手癬、足癬、蕁麻疹、慢性濕疹。

“提示”藥溫不宜太高,以免燙傷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