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癬又稱“銀屑病”,是一種非傳染性、複發性皮膚病。本病多發於四肢、頭皮、臀部及軀幹部。皮損為淡紅色或表麵帶銀白色基底呈紅色的丘疹或斑塊,邊界清楚,可呈點滴狀、銀幣狀或地圖形狀等。皮損表麵覆蓋多層銀白色鱗屑,輕刮鱗屑後可見有半透明薄膜樣物質,再刮有小血點出現。中醫認為由外感風邪,以致血熱、血燥或血瘀;亦或肝腎虧虛、衝任不調所致。本病的病程較長,反複發作難以根治。

(一)全身藥浴療法

療方1

“成分”蚤休30克,鶴虱、刺猖皮各20克,核桃葉、側柏葉各15克。

“用法”將上藥放水中浸泡15分鍾,煎煮20分鍾,後過濾去渣取液,趁熱先熏患部,待藥液微溫後行全身洗浴。每日3次,每次20分鍾,6日為1療程。

“主治”銀屑病。

“提示”避免搔抓,忌食海腥辛辣及一切動風發物。病情嚴重者,加蛇床子20克,搖竹消30克同煎藥浴。

療方2

“成分”樸硝500克,野菊花250克,枯礬、川椒各120克。

“用法”將上藥加清水10升煎煮,然後過濾去渣取液,趁熱洗浴。每日1次。

“主治”銀屑病各期皮損。

療方3

“成分”野菊花30克,苦參、生大黃、皮硝、明礬各20克,黃柏、白芷、地膚子、石菖蒲各15克,蛇床子12克。

“用法”將上藥(皮硝、明礬除外)加入清水2000毫升中煎煮,煎取藥液1000毫升;複加水2000毫升,再煎取藥液1000毫升,將2次藥液混合均勻,加入皮硝、明礬充分溶化後做全身藥浴。每日1次,每次15分鍾,連續5次為1療程。

“主治”銀屑病進展期。

“提示”藥液溫度以接近皮溫為宜。用藥前先用溫肥皂水洗去鱗屑,用藥後適當外塗黃連軟膏等,以增強療效。

(二)局部藥浴療法

療方1

“成分”苦參30克,蛇床子、生大黃、大楓子、白鮮皮、鶴虱草各15克,丹皮12克,黃柏、生杏仁、枯礬、樸硝、蟬衣、蜂房各9克。

“用法”將上藥加適量清水煎煮,後過濾去渣取液,趁熱先熏後洗患處。每日1~2次。

“主治”各期銀屑病。

“提示”注意調節溫度,防止燙傷。

療方2

“成分”蒼術20克,木賊15克,麻黃、紫荊皮、白鮮皮、地膚子各12克。

“用法”將上藥加適量清水煎煮,每日煎2劑。一劑水煎內服,每日分3次服用。另一劑外用,煎煮時加水倍量,煎沸再熬15~20分鍾,後過濾取汁備用。治療時,外用藥液倒入盆內,趁熱先熏後洗患處。每次熏洗15分鍾以上。手足癬要浸泡擦洗患處,時間越長越好。

“功能”疏風散寒、祛濕止癢。

“主治”適用於牛皮癬(銀屑病)、鵝掌風、灰指(趾)甲。

“提示”內服用藥宜稍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