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將上藥加清水適量煎沸,過濾去渣後,倒入盆中,待藥液溫度降為適宜時,取小毛巾浸透藥液後濕敷患處,也可以趁熱淋洗患處。每日1~2次,每次30分鍾。

“主治”各種骨髓炎患者成膿期,患肢腫脹,疼痛不減,伴寒熱往來,口幹不欲飲,舌質淡膩,脈滑數。

“提示”用此方見效後,仍可繼續使用,若用本法治療5~7日後,仍不見患處潰破,當改用切開引流,或用火針烙法排膿。若熱毒症狀明顯時,上方可加大黃、黃柏共煎。

(二)足部藥浴療法

療方1

“成分”黃柏50克,硼酸7.5克。

“用法”將黃柏擇淨,浸於500毫升無菌水中,40小時後,過濾去渣,隔水煮沸30分鍾,再加無菌水500毫升,趁熱加入硼酸,溶化後足浴,每日1次,連續7~10天。

“功能”清熱解毒。

“主治”適用於趾骨骨髓炎及下肢潰瘍。

療方2

“成分”金銀花20克,黃連、黃柏、黃芩各15克。

“用法”先將三黃放入藥罐中,加清水2000毫升,浸泡5~10分鍾,煮沸10分鍾後再放入金銀花,再煮15分鍾,用無菌紗布過濾取液即成,置消毒客器中備用。以上藥液適量置於換藥缸中,並加入無菌紗條,即製成換藥之紗布。同時將患處浸入藥液中足浴,每次30~40分鍾,浸畢以備好之二花三黃紗條換藥敷蓋竇道,外以無菌敷料包紮。

“功能”清熱瀉火,燥濕解毒。

“主治”適用於趾骨骨髓炎。胚踝部骨髓炎,藥量應大於上藥1.5~2倍,加水量酌情增加3~5倍。

療方3

“成分”鮮野菊花(去除根莖)全草500克(幹者100克),鮮芙蓉葉400克(幹者100克),藤黃1克。

“用法”將上藥加水5000毫升,煎取2000毫升,放入浴盆中,先熏患處,待溫度適宜時足浴。每日2次,每次20~30分鍾,有竇道者可用注射器衝洗。

“功能”清熱解毒。

“主治”一般用藥3~7天膿盡,3~10天排出碎骨,經過11~30天可痊愈。

療方4

“成分”杜仲、寄生、五加皮、桂枝各30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藥罐中,加入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文火水煎取汁,倒入浴盆中,待溫度適宜時將患兒雙足放入足浴,並用毛巾擦洗至膝關節上下。每日2次,每次10~30分鍾,7天為1個療程,連續3~5個療程。

“功能”補肝腎,強腰膝,壯筋骨。

“主治”適用於下肢慢性骨髓炎肝腎虧虛,膿液稀薄,久不收口者。

療方5

“成分”當歸、黃芪、桑寄生、獨活、五加皮、雞血藤各30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藥罐中,加入清水適量,先浸泡5~10分鍾後,文火水煎取汁,倒入浴盆中,待溫度適宜時將雙足放入足浴,並用毛巾擦洗至患兒膝關節上下。每日2次,每次10~30分鍾,7天為1個療程,連續3~5個療程。

“功能”健脾益氣,補腎壯骨。

“主治”適用於下肢慢性骨髓炎氣血虧虛,肝腎不足,膿液稀薄,久不收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