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膜積液,中醫學稱為“水疝”。嬰幼兒睾丸鞘膜積液是由於腹鞘膜突在出生前後未能閉合而形成的一個鞘膜腔,它導致液體的積聚、擴張而形成梨形的腔囊。部分先天性鞘膜積液患者因鞘膜腔與腹膜腔有相通的管道而形成交通型的鞘膜積液,表現為液體能隨體位的改變從鞘膜腔來回流動。臨床常出現陰囊時大時小的變化,表現為陰囊的一側或兩側腫大如水晶,表麵光滑有波動感。一般不紅不熱、下自睾丸開始、上引小腹、瘙癢流水,亦可見陰囊紅腫、小便短赤等症。其病因病機多由先天稟賦不足,腎氣化不利,水液瀦流所致。
長期的慢性鞘膜積液因張力大而對睾丸的血供和溫度調節產生不利的影響,嚴重的可能引起睾丸萎縮,如果積液嚴重,影響雙側睾丸,很可能影響孩子將來的生育能力。對於小兒鞘膜積液,應該早一點采用保守(非手術)療法,進行徹底的治療。采用中藥“熏洗熱敷”療法治療,療效神奇,安全,無痛,無毒副作用,是嬰幼兒鞘膜積液治療的最佳首選療法。
局部藥浴療法
療方1
“成分”五倍子、枯礬各10~15克。
“用法”上藥共研為粗末,加清水300~400毫升煎煮,去渣後取液,倒入碗內,待藥微溫時,把陰囊全部浸泡在藥液中,每次浸泡20~30分鍾。每日1劑,浸泡2~3次。下次用時將藥液加溫,用藥前先用溫開水洗淨外陰部。
“功能”收斂消腫。
“主治”適用於小兒原發性和繼發性睾丸鞘膜積液、精索鞘膜積液。
療方2
“成分”金銀花、蟬蛻各30克,紫蘇葉15克。
“用法”上藥加清水煎煮2次,去渣後,兩汁混合後倒入碗內,待藥溫適度先浸後洗陰囊,每次浸泡30分鍾。每日1劑,浸洗2~3次。
“功能”祛風、清熱、消腫。
“主治”適用於小兒鞘膜積液。
療方3
“成分”肉桂6克,煆龍骨、五倍子、枯礬各15克。
“用法”先將藥搗碎拌勻,加清水500毫升煎煮30分鍾。將藥液倒入碗內,待藥液溫度適宜時,把陰囊全部放入藥液內浸洗30分鍾。每日浸洗2次,2日1劑,連用8劑。
“功能”溫經、收濕、消腫。
“主治”適用於睾丸鞘膜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