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莖包皮炎,又名陰莖炎,多發於包莖或包皮過長的男孩,是一種常見的男童急性生殖係炎症。係病毒、細菌感染,或由於接觸過敏物以及內服、注射某種藥物所致。其表現為包皮充血水腫、尿道口有膿性分泌物、陰莖頭紅腫疼痛,有時排尿困難,甚則可轉化為膀胱炎或腎盂炎等。其病因多由於未經常清洗包皮,尤其是農村小孩穿開襠褲在地上玩耍,以致包皮囊內積垢刺激局部皮膚,或因外傷感染而發生本病。采用中藥浴療法有較好的療效。
局部藥浴療法
療方1
“成分”艾葉15~30克。
“用法”將艾葉洗淨,加清水300~600毫升,煎沸1~2分鍾,將藥液倒入廣口瓶內,待藥液溫時用以浸洗陰莖。每次浸洗10~15分鍾,每隔20分鍾後再浸洗1次,一般用藥2~4次即愈。
“功能”溫經解毒。
“主治”適用於小兒陰莖包皮炎。
“提示”用藥期間忌食辛辣腥發食品。如果包皮水腫、熱痛較甚者,用上方宜加銀花、蒲公英;痘癢明顯加地膚子、白鮮皮。
療方2
“成分”蒲公英、苦菜根各30克(鮮根60克)
“用法”上藥加水500毫升,煎煮後過濾去渣,待藥液溫熱時洗浴龜頭發炎處。
“主治”各種小兒龜頭炎。
療方3
“成分”荔枝草(又名過冬青、蝦蟆草)150克。
“用法”上藥加清水適量,煎沸倒入廣口瓶內,趁熱先熏後洗陰莖、陰囊。每日1次。
“功能”利水消腫、清熱除濕、殺蟲。
“主治”適用於小兒陰莖包皮水腫,兼治濕疹、陰癢。
療方4
“成分”魚腥草50克,蛇床子、黃芩、金銀花、苦參各30克,黃連、紫草、香附各20克,大黃、川芎各10克,甘草15克。
“用法”上藥加水1500毫升,煎煮30分鍾,用4層紗布高壓消毒後濾出藥液,再將冰片4克,芒硝10克,兌入藥液溶化,待溫後熏洗患處15~20分鍾,每日4~6次,每劑用3日。用過的藥液與原渣再煎10分鍾後再用。
“主治”小兒急性龜頭、包皮炎,證屬濕熱浸淫者,症見包皮充血水腫,黏膜糜爛,陰莖頭紅腫熱痛,有膿性分泌物流出,舌紅苔白厚或黃膩。
“提示”本方亦可用於成年人。若濕毒侵淫,紅腫熱痛較甚者,上方宜加土茯苓、蒲公英、黨參各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