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活血消炎、收斂止痛。

“主治”適用於陳舊性肛裂。

療方6

“成分”黃柏、槐花、枳殼、車前草各60克,冰片15克。

“用法”將前4味藥加水適量煎沸後,過濾去渣後倒入盆中,並加入冰片攪拌均勻,趁熱先熏蒸肛門,待藥液稍涼後,以棉紗布蘸取藥液洗滌患處,或坐浴。每劑藥可熏洗2日,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可持續30~60分鍾,2劑為1療程。

“主治”適用於肛裂而紅腫、疼痛較劇烈者。

“提示”用此方坐浴時,應注意藥液溫度不可太高,以手背皮膚不感覺燙為宜。坐浴後應將患部擦幹,再配合其他外用藥物塗搽,可提高療效。

療方7

“成分”大黃60克,苦參、銀花、白及、紅花、地榆、紫草、茜草、生地各30克,明礬15克。

“用法”取前9味藥加入清水適量煎沸後,倒入盆中,加入明礬攪勻,可趁熱先熏蒸肛門,然後待藥液溫度適宜時,坐入盆中浸洗,或坐浴。每日2~3次,每次30~60分鍾。每劑藥可熏泡2日,2劑為1療程。

“主治”適用於肛裂而疼痛、出血明顯者。

“提示”在治療中應經常保持大便通暢,若便秘時,可使用滑潤腸道的納肛藥物,防止再損傷肛門。還應注意肛門的清潔,大便後宜用熱水坐浴。如有潮濕、瘙癢等,也應同時治療。

療方8

“成分”蒲公英、敗醬草、紫花地下、金銀花、赤芍、黃柏、黃芬各30克,明礬、五倍子各10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時坐浴。每日1劑,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鍾,連續7~10天。

“功能”清熱解毒,收澀生肌。

“主治”肛裂。

療方9

“成分”荔枝草5000克,芒硝、月石、生川烏各2000克,明礬1500克,紅花100克。

“用法”將上藥共研細末,按每袋60克裝好備用。每次取藥1包,放入溫開水溶化後,先熏蒸,後坐浴,同時足浴。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0~30分鍾,3天為1個療程,連續2~3個療程。

“功能”清熱解毒,消腫生肌。

“主治”肛裂。

療方10

“成分”黃芩、黃柏、蒼術、當歸、川芎、丹參、黃芪、白芷、延胡索各20克,地榆、槐花各15克,製乳香、沒藥各10克,冰片5克。

“用法”將上藥加入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然後放入冰片溶化,待溫時坐浴,同時足浴。每劑可用1~2天,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鍾,連續3~5劑。

“功能”清熱解毒。消腫生肌。

“主治”肛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