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是由於糞便秘結、幹硬,排便用力過度,使肛管皮膚損傷而發生破裂,或因肛管狹窄,造成繼發感染,逐步形成慢性潰瘍所致。多發生在肛門後側,本病的發生率僅次於痔。有新鮮肛裂及陳舊肛裂兩種。主要症狀為便時疼痛,便後尚有持續疼痛,達數小時之久,並有少量出血。如用兩手輕輕分開肛門後即可見到肛裂。新鮮肛裂創麵較淺,呈鮮紅色;陳舊肛裂創麵較深、邊緣較厚、底硬、肛裂外麵常形成皮贅,稱“前哨痔”。

中醫認為,本病多為血熱腸燥,陰液匱乏,或過食辛辣,溫熱之邪壅結大腸,致使肛門皮膚破裂,濕熱毒邪侵襲所為,當以清熱燥濕,行氣活血為治,可選用下列藥浴療法。

坐浴療法

療方1

“成分”乳香、沒藥、紅花、桃仁、絲瓜絡、艾葉、椿根皮各15克。

“用法”將上藥研為粉碎,用紗布包住,放入盆內。加水適量浸泡後,煎煮30分鍾,製成藥液。每日2次,每次坐浴30分鍾。

“功能”化瘀通絡、收斂止血。

“主治”適用於初期和二期慢性炎症肛裂而表現為疼痛、出血。潰瘍形成,或三期陳舊性肛裂手術後。

“提示”坐浴時,藥液溫度以手背皮膚不感覺燙為宜。坐浴後應將患部擦幹,再配合其他外用藥物塗搽,可提高療效。

療方2

“成分”製乳香、製沒藥、仙鶴草、延胡索、赤芍、苦參、防風各20克,明礬、五倍子各10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時坐浴。每日1劑,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鍾,連續7~10天。

“功能”活血生肌,收澀固脫。

“主治”肛裂。

療方3

“成分”透骨草、陳艾各90克,荊芥、防風、花椒各60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藥鍋,加清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鍾,後過濾去渣,先熏後洗肛裂處,每日1~2次。

“功能”祛風除濕、治裂止痛。

“主治”適用於肛裂,常見症狀為肛門褶紋破裂潰爛、周期性疼痛。

療方4

“成分”苦參、陳艾、金銀花、蛇床子各30克,蒲公英18克,黃芩15克,桑葉12克,花椒、杭菊花各6克。

“用法”上藥加清水適量,煎煮30~50分鍾,後過濾去渣,將藥液倒入盆內,趁熱先熏後洗肛裂處。隔日1次。第二日大便後,用溫鹽水清洗肛門,上九華膏(市售中成藥)紗條,6次為1個療程。

“功能”清熱解毒、祛濕殺蟲、消腫止癢。

“主治”適用於肛裂患者。

療方5

“成分”五倍子30克,明礬、大黃各20克,黃柏、川椒各15克,赤芍、紅花、白及、乳香、沒藥各12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沙鍋,加清水2500毫升,煎15~20分鍾後用紗布過濾。將藥液倒入坐浴盆內,趁熱熏蒸肛門;待藥溫略燙皮膚時,再進行坐浴。坐浴時肛門先向提肛上收縮。再向下放鬆,共做10~20次,將肛裂創麵的糞便徹底洗淨,然後手拿紗布向上按揉肛門片刻,擦淨即可。每日2次,每次15~20分鍾。術後常用本方熏洗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