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腫是指由細菌通過破損的皮膚或黏膜侵入組織內而發生的一種疾病。常見的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是急性感染過程中,組織、器官或體腔內,因病變組織壞死、液化而出現的局限性膿液積聚,四周有一完整的膿壁。分皮下和深部軟組織膿腫兩類。淺部膿腫局部有紅、腫、熱、痛,浸潤塊邊緣不清楚,有明顯觸痛;深部膿腫開始時,多半隻有局部疼痛和觸痛,有時局部可以摸到不十分清楚的腫塊,但全身症狀和患部的運動障礙均較明顯。

膿腫可原發於急性化膿性感染,或由遠處原發感染源的致病菌經血流、淋巴管轉移而來。往往是由於炎症組織在細菌產生的毒素或酶的作用下,發生壞死、溶解,形成膿腔,腔內的滲出物、壞死組織、膿細胞和細菌等共同組成膿液。由於膿液中的纖維蛋白形成網狀支架才使得病變限製於局部,另膿腔周圍充血水腫和白細胞浸潤,最終形成以肉芽組織增生為主的膿腔壁。

局部藥浴療法

療方1

“成分”蒲公英60克,地丁40克,夏枯草、金銀花各30克,黃芪20克,丹皮、白芷各15克,黃連12克。

“用法”上藥加水1000毫升,水開後煎煮15分鍾,後過濾去渣,熏洗患處。每日1~2次,5~7次為四個療程。有效率達98%。經常換藥,配合西藥消炎能增加療效。

“主治”適用於關節膿腫已化膿者。

療方2

“成分”露蜂房30克。

“用法”將露蜂房加水1000毫升,水開後煎煮15分鍾。後過濾去渣,即成露蜂房洗劑。用時根據創麵大小,取藥液200~500毫升放入盆中,浸泡衝洗創麵,直至傷口的汙物或膿液洗淨為止,然後用清潔紗布鬆鬆覆蓋,不可包紮過緊。對於有壞死組織的創麵,可將洗藥加溫後再衝洗浸泡。每日1~2次,每次15~20分鍾。

“功能”活血解毒,祛腐生肌。

“主治”適用於皮下和深部組織膿腫,以及外傷性感染、手術後傷口感染、癰、燙傷、蜂窩組織炎、新生兒皮下壞瘡等疾病。特別適用於膿腫已破潰、腐肉不去、新肉不生者。

療方3

“成分”銀花、皂角刺、白芷、黃芩、山桅各30克,乳香、沒藥各20克,炮山甲15克。

“用法”將炮山甲、乳香、沒藥加水先煎沸15分鍾,再放入其他藥物煎煮15分鍾,稍涼後以紗布淋洗患處,再行濕敷。每日2~3次,每次30分鍾。

“主治”適用於各部位化膿性淋巴結炎之成膿腫患者。

“提示”若用本法治療3日後膿腫仍未潰口,則應及時改用他法治療,如切開排膿、外貼膏藥等,以盡早促使膿毒外泄,早日收口。

療方4

“成分”黃芪、當歸、白及、白芷、赤芍、蜂房、鬆香各30克,血竭15克。

“用法”以上藥物加清水適量煎煮為濃液,稍冷後取紗布先淋洗患處,然後以6~8層紗布浸入藥液再濕敫患處。每日2~3次,每次30分鍾。

“主治”適用於各部位膿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