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鮮柳枝適量。
“用法”將柳枝切段,放入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倒入木桶內,先熏會用部,待溫度適宜時再足浴。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鍾,連續2~3天。
“功能”祛風利濕。
“主治”適用於腎炎水腫,尿少。
療方6
“成分”蔥葉及莖適量。
“用法”將蔥葉及莖洗淨,切細,放入藥鍋中,加清水適量,水煎取汁,放於浴盆中,待溫度適宜時將雙足放入足浴,每次10~15分鍾,每日3~5次,連續5~7天。
“功能”解表發汗利水。
“主治”適用於腎炎水腫。
療方7
“成分”楠木、桐木各適量。
“用法”將楠木、桐木擇淨,切塊,放入藥鍋中,加清水適量,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時足浴。每日3~5次,每次10~15分鍾,連續5~7天。
“功能”解表利濕。
“主治”適用於腎炎水腫。
療方8
“成分”吳茱萸10克,刺蒺藜6克,夏枯草、茺蔚子各3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放於浴盆中,待溫度適宜時將雙足放入足浴。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5~20分鍾,7天為1個療程,連續5個療程。
“功能”清熱疏肝,利水滲濕。
“主治”適用於急慢性腎炎,血壓升高,頭目眩暈,肢軟乏力等。
療方9
“成分”夏枯草30克,淡竹葉5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藥鍋中,加入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倒入浴盆中,候溫時足浴。每日1劑,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鍾,連續7~10劑。
“功能”平肝潛陽,清熱安神。
“主治”適用於腎炎血壓上升,頭目昏花,肢體麻木,水腫,小便短少等。
療方10
“成分”桑葉、竹葉、當歸、菊花、益母草各100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藥鍋中,加入清水適量,先浸泡5~10分鍾後,文火水煎2次,取汁去渣,放入浴盆中,倒入溫水適量足浴。每日1劑,每日2次,連續7~10劑。
“功能”清熱通淋。
“主治”適用於腎炎血壓上升,肢體水腫,小便短少,視物不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