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炎又稱急性腎小球腎炎,多由鏈球菌感染後引起,屬免疫複合物病。臨床上起病急,多於感染後7~20天發病,主要表現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水腫、高血壓(一般不嚴重)及短暫氮質血症。該病有自愈傾向,以對症治療為主,病程不超過1年,否則應考慮已轉為慢性腎炎。
慢性腎炎,也稱慢性腎小球腎炎,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原發於腎小球的一組緩慢性進行性炎症,多見於成人,特點為病程長(五年以上,甚至可達數十年),病情輕重懸殊,常有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貧血、水腫及高血壓等,治療比較困難,此病分三個亞型,慢性腎炎急性發作型、慢性腎炎普通型及慢性腎炎高血壓型,各型間可相互轉化。急慢性腎炎出現水腫,尿少時配合足部藥浴療法,可利尿、消腫,使水腫減輕,尿量增多。
足浴療法
療方1
“成分”桐葉、赤小豆各適量。
“用法”將上藥放入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時足浴。每日1劑,每日2次,每次30~60分鍾,連續3~5天。
“功能”利溫消腫。
“主治”適用於腎炎水腫,小便量少。
療方2
“成分”赤小豆750克。
“用法”將赤小豆擇淨,放入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時足浴。每日1劑,每日2次,每次30~60分鍾,連續3~5天。
“功能”利水消腫。
“主治”適用於腎炎初起,下肢水腫明顯者。
療方3
“成分”麻黃、羌活、蒼術、柴胡、蘇梗、荊芥、防風、大力子、忍冬藤、柳枝、蔥白各適量。
“用法”將上藥放入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時足浴。每日1劑,每日2次,每次30~60分鍾,連續3~5天。
“功能”解表利濕。
“主治”適用於下肢水腫,風邪襲表者。
療方4
“成分”旱蓮草(墨旱蓮)60克,蒲黃、車前草各15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沐洗少腹部後,再用上藥足浴。每日1劑,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鍾,連續3~5天。
“功能”養陰止血。
“主治”適用於腎炎血尿。
療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