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慢性結腸炎(1 / 1)

慢性結腸炎是一種原因不明的,主要表現在大腸的炎症性疾病,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結構的改變,本病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本病病情纏綿,病情反複,治療頗為棘手。

中醫認為,本病多為飲食不節,或起居不慎致脾胃受損,運化失常,釀生濕濁,下注腸道,腑氣不利,氣血凝滯或夾瘀夾濕,傷及腸絡而引發,當以清熱燥濕,涼血解毒,斂瘡生肌為治,可選用下列中藥足浴療法。

足部藥浴療法

療方1

“成分”草蓯蓉40~50克。

“用法”將草蓯蓉放入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外,放入浴盆中,待溫時足浴。每日1劑,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鍾,連續3~5天。

“功能”清熱解毒。

“主治”適用於慢性結腸炎大便溏薄,小便短黃,腹痛隱隱,口幹口苦等。

療方2

“成分”鮮車前草、鮮葎草各50克。

“用法”將二草擇淨,放入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時足浴。每日1劑,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鍾,連續3~5天。

“功能”清熱解毒。

“主治”適用於慢性結腸炎。

療方3

“成分”茜草、赤石脂各30克,石榴皮20克,升麻15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待藥液溫度適宜時,將雙足置於浴盆內,並用藥液擦洗至踝關節上下,每次10~20分鍾,每日2~3次,每日1劑,連續2~3天。

“功能”收斂止瀉。

“主治”適用於脾虛泄瀉。症見慢性泄瀉反複發作,大便稀溏不成形,腸鳴腹瀉,乏力等。

療方4

“成分”車前子30克,扁豆花25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藥鍋中,加水2000毫升,浸泡5~10分鍾後,武火煎10~15分鍾,並加白酒100毫升,置於浴盆中,待溫度適宜時,洗雙足及脛下1/3處,先熏後洗,每次30~50分鍾,每日1劑,每劑洗2~3次,連續3天。

“功能”清熱利濕。

“主治”適用於濕熱泄瀉。症見腹痛即瀉,瀉下急迫,勢如水注或瀉而不爽,糞色黃褐而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