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慢性腎功能衰竭)是多種慢性腎髒疾病晚期出現的嚴重綜合征,臨床以水腫、尿少、尿閉、惡心、嘔吐為主要臨床表現。依其病程進展,可分為腎功能不全代償期、氮質血症期及尿毒症期。代償期,一些病人由於症狀不明顯,不需特殊處理而易被醫生、病人忽視,腎功能不全繼續進展,進入尿毒症期時,由於病情嚴重,多需采取透析療法為主的綜合治療以維持生命,因此如何改善和恢複腎功能,保護殘存腎功能,延緩病人生命,是目前醫學界致力研究的課題。而采用中藥發汗法治療尿毒症,開辟了中醫非透析療法治療尿毒症的新途徑。可選用下列中藥浴療法。

(一)全身藥浴療法

療方1

“成分”麻黃、掛枝、細辛、羌活、獨活、蒼術、白術、紅花各30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加水煮沸20分鍾,倒入浴盆,放入浴罩內或洗衣間中,洗浴30分鍾左右,浴間如保待溫度,應不斷增加熱水,使周身汗出。每日1次或隔日1次,連續3~10次,隨著洗浴,汗出,尿量也逐漸增多,經過3~10次治療,尿量可達到每日(2500±500)毫升。

“功能”解表發汗。

“主治”適用於尿毒症水腫尿少,全身瘙癢。

療方2

“成分”土茯苓100克,桂枝、連翹、木瓜、紅花、當歸、黃芪、地膚子、大黃、仙靈牌(淫羊藿)各50克,蘇葉30克,麻黃、細辛各15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鍋中,加清水5000毫升,浸泡5~10分鍾後,加水煮沸20分鍾,倒入大浴盆,放入浴罩內或洗衣間中,洗浴30分鍾左右。浴間如保待溫度,應不斷增加熱水,使周身汗出,每日1次,連續6次為1個療程,連續3~5個療程。

“功能”瀉濁開腠,活血化瘀,調補脾腎,益氣養血。

“主治”適用於尿毒症水腫尿少,全身瘙癢。

(二)足部藥浴療法

“成分”川椒、紅花、蒼術、細辛、防風、羌活、獨活、麻黃、桂枝、艾葉各25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放入水桶中,待溫時將雙足浸入水中,然後逐漸加熱水,直到水桶加滿為止,共浸泡40分鍾,使周身汗出,每日1次。隨著洗浴、汗出,尿量可逐漸增多,經過10~15次治療,每日尿量可達到(2000士500)毫升。或每日1次,每次1~2小時,10天為1個療程,如無不適,間隔1周後重複下1個療程。病人浴後,感覺身體清爽,精神好轉,食欲增進,小便增多。

“功能”發汗解表,溫經利水。

“主治”適用於尿毒症水腫尿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