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由於體內胰島素相對或絕對分泌不足,或因其生物效應降低,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的一種全身性疾病。正常人空腹血糖為3.9~6.4毫摩/升,即使在吃飯以後,最高也不會超過10毫摩/升,當人饑餓時,肝髒就會將儲存在其內的糖原分解為葡萄糖釋放入血液循環中,供給細胞組織的需要;吃飯後,血糖升高,肝髒又能把血糖轉變成肝糖原而儲存在肝中以備需要。調節血糖的激素在控製血糖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使血糖升高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及生長激素;胰島素則使血糖降低。它們之間既相互對抗,又相互調節。當血糖升高時,就會刺激胰島素釋放;而當血糖降低時,則會引起使血糖升高的這一類激素釋放。由於它們之間的微妙作用,使得血糖能夠保持在正常範圍。血糖過高或過低,都會引起疾病。糖尿病就是因為胰島素缺乏而引起血糖過高。
糖尿病多發生於中年以後,男性發病率略高於女性。早期的糖尿病多無自覺症狀,起病緩慢,多飲、多食、多尿、消瘦症狀較輕或不明顯。發現“三多一少”典型症狀者,大多已屆晚期。糖尿病患者要堅持有規律的生活製度,適當參加力所能及的體力活動,但不得過勞,飲食宜清淡,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控製糖的攝入,忌食肥甘厚味。避免精神緊張,保持皮膚清潔,預防各種感染。
中醫認為,本病多為燥熱陰虛,精液不足所為,當以滋陰清熱,補腎益精為治,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外治法,對糖尿病及其並發症有一定療效,可配合選用下列足部藥浴療法。
足部藥浴療法
療方1
“成分”紫丹參、忍冬藤、生黃芪各100克,桂枝、生附片各50克,乳香、沒藥各24克。
“用法”將上藥擇淨放入鍋中,加水5000毫升,用文火煮沸後再煎20分鍾,將藥液倒入木桶內,待溫度降至50℃左右時,將患足放入藥液內浸泡,藥液可浸至膝部。每日浸泡1次,每次浸泡30分鍾,每劑藥可浸泡5天。以後每次浸泡,仍將原藥的藥渣一同放入鍋內煮沸。
“功能”溫陽益氣,活血通絡。
“主治”適用於糖尿病肢端壞疽。一般連續用藥15天,最長連續用藥80天,可獲臨床治愈,患趾破潰麵愈合,疼痛消失。
療方2
“成分”黃芪30克,雞血藤、威靈仙、伸筋草各25克,當歸、白芍、獨活、桑寄生各20克,紅花、牛膝、桂技、木瓜各15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3000毫升,放入浴盆中,先熏患肢,待溫度適宜時用柔軟的紗布蘸藥液自上而下外洗並按摩患處。每劑藥用2天,每日2次,每次30~60分鍾,7日為1個療程,連續2~3個療程。
“功能”補益氣血,滋養肝腎,祛風除濕,通絡止痛。
“主治”適用於糖尿病足部感染。
療方3
“成分”元胡25克,川芎20克,桃仁、甘草各10克。
“用法”將上藥擇淨後共研粗末,放入盆中,用沸水衝開,先熏後洗患處。每日2次,每次15~30分鍾,連續1~2個月。
“功能”溫陽活血,通絡止痛。
“主治”適用於糖尿病末梢神經炎。
療方4
“成分”蘇木50克,木瓜、透骨草、川椒、赤芍各30克,桂枝18克,川芎15克,紅花、白芷各12克,艾葉、川烏、草烏、麻黃各10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鍋中,加水5000毫升,浸泡5~10分鍾後,水前取汁,放入浴盆中,先熏手足30分鍾,待溫度適宜時再將手足放入浸泡30分鍾,每日2次,每劑藥可用2~3天。
“功能”活血通絡,祛風散寒。
“主治”適用於糖尿病手足麻木、疼痛、感覺減退等。
療方5
“成分”苦參、蛇床子、白鮮皮、枯礬、金銀花、土茯苓各30克,川椒、蒼術、黃精、花粉、防風各15克,紅紫草、蘇葉各10克。
“用法”將上藥放如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趁熱先熏會陰部,待溫度適宜時足浴。每日1劑,每日2次,每次10~30分鍾,連續7~10天。
“功能”祛風止癢。
“主治”適用於糖尿病性外陰瘙癢。
療方6
“成分”蛇床子50克,苦參、龍膽草各40克,白礬20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加豬膽汁2枚拌勻,放入浴盆中,先熏患處,藥液溫度適宜時再足浴。每劑藥用2天,每日2次,連續用2~3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