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時,東交民巷小學的操場上擺好了30個氣罐。21時整,技術工人和學生共75人準時到場,開始為氣球充氣。“嘩嘩”的雨聲和“噝噝”的充氣聲交織在一起,人們的臉上已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汗水。
今晨3時許,東交民巷小學的21個教室的天花板上已飄滿了色彩斑斕的氣球。7時,6628個充好氣的氣球被分發到1214名學生手中。8時整,身著整齊的隊服,手舉著赤、橙、黃、綠、青、藍、紫各色氣球的孩子們向著天安門進發了。
9月30日22:00先農壇體育場東門5萬羽和平鴿集結完畢
昨天23時25分,最後一輛放鴿車穩穩地停在了先農壇體育場的院子裏。至此,5萬羽和平鴿全部到達了集結地。
不遠處,信鴿協會的辦公地燈火通明,90多名信鴿協會的工作人員和裁判陸續報到,一場意外的秋雨,差不多讓所有人的衣服都濕透了,可大家的興致卻絲毫不減,激動地談論著下午冒雨從會員手中收鴿子時,鴿迷們是如何的熱情高漲:有的人用衣服將鴿籠罩得嚴嚴實實,自己卻被淋得透濕,有的人來晚了,寧可什麼紀念品都不要,也要讓自己的鴿子為國慶慶典做些貢獻,因此鴿子的實際數量,已經突破了5萬羽……5萬羽鴿子同時放飛,其數量與規模在北京50年來各類慶典活動中堪稱“第一”。參加放飛的60餘名信鴿協會的裁判也已經就位,按要求他們要在1分22秒內將5萬羽鴿子全部放飛,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而且家鴿不比野鴿,飛起來後不會長時間在空中盤旋,而會按照一定的路線快速地飛向既定目標。國慶群眾遊行總指揮部背景部的專家組組長魏廷陛向記者透露竅門說,要想確保鴿子放飛後的氣勢和飛行的方向,“學問”全在鴿籠擺放的位置上:分布在國旗杆左右的2萬羽鴿子都是從北城征集來的,這樣放飛後鴿群才會掠過天安門城樓一直向北飛;同樣的道理,分布在大會堂東門和曆史博物館門前的3萬羽鴿子則分別來自東城與西城。
淩晨4時,裝滿鴿籠的12輛彩色放飛車和12輛軍用卡車啟動了,直向天安門廣場的方向駛去。5時整,鴿籠已全部碼放整齊。7個小時以後,這5萬羽象征著和平、吉祥的鴿子將振翅高飛,掠過廣場、掠過金水橋、掠過天安門城樓,帶著對共和國未來的憧憬與祝福融入藍天白雲中……
10月1日0:00南口訓練基地搜爆檢爆警犬出動
40名馴犬員引領40條警犬分乘新型2020吉普車開出南口訓練基地。開始了盛典前的最後一次警犬檢爆搜爆行動。這是共和國50年來第一次利用警犬在天安門地區搜索爆炸物。
這40條警犬是從全國各地調集來的優秀警犬,經過武警北京總隊某部官兵的刻苦訓練,檢爆、搜爆的本領極強。
從深夜零時到淩晨4時,這些警犬對天安門城樓、天安門廣場、廣場周邊的綠地、彩車以及和平鴿的集中地點進行了全麵搜索檢查。
10月1日2:00沙河閱兵村17個徒步閱兵方隊集合
剛剛淩晨2時,沙河閱兵村就已經是人影攢動。來自三軍儀仗隊、國防大學、海軍、空軍、預備役部隊、民兵的地麵受閱官兵,開始緊張有序地集結。再過十分鍾,年輕的戰士們就要奔赴天安門廣場,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
因拒絕親屬探望、拒絕新聞媒介采訪而顯得格外神秘的閱兵村裏,受閱官兵訓練期間,平均每人踢正步4000餘公裏,每兩個月就穿(更準確地說是“踢”)破一雙優質的翻毛牛皮鞋。有人計算過,光是官兵灑在操場上的汗水,每人平均350公斤。
4時10分,鋼槍在手的受閱官兵,軍姿颯爽,乘坐著綠色的軍車,伴著晨風,經建國門、崇文門奔向天安門廣場。沿途早起的市民,不時對呼嘯而過的軍車,報以熱烈的掌聲。
10月1日2:30大望路25個戰車方隊集結開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