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語言要有幽默感(2)(3 / 3)

鄒韜奮先生有一次出席公祭魯迅先生大會,輪到他演講,他說:“今天天色不早了,我隻用一句話來紀念先生:許多人是不戰而屈,魯迅先生是戰而不屈!”此語一出,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鄒先生深諳調換詞序的魅力。他要讚美魯迅先生“戰而不屈”的精神,但卻先提“不戰而屈”,造成詞序上的變換,從對比中更顯其意義上的截然對立,以賓襯主,有力地烘托出魯迅先生堅韌不拔地與黑暗勢力頑強抗爭的偉大人格。

美國前總統肯尼迪向群眾演講,他說:“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而是問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什麼。”多年來,這句話成為美國公眾的座右銘,影響很大。究其原因,在於肯尼迪借助於巧換詞序,言簡意賅地闡明公民應為國家分憂解難、承擔責任和義務的道理。

在日常說話中,注意運用巧換詞序這一技巧,可以使我們的言語充滿幽默感。

6.自相矛盾

主觀與客觀反差太大,或互相矛盾,容易產生幽默的效果。

一個男青年給他的女朋友寫信,信中寫道:“親愛的,為了你,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跳入深淵;為了見到你,我會克服任何困難……星期天我準備到你那兒去,如果天不下雨的話……”

信誓旦旦地說要克服任何困難,一場雨卻能使他止步,言行不一致造成的矛盾令人捧腹。

皮埃爾是巴黎的畫家之一。他以前衛派自居。

有一次,他在塞納河畔開了一個畫展,把自己的作品都張掛起來。有個五十多歲的婦人從旁邊走過,見了他的畫,說:

“哎喲,這畫可真有意思。眼睛朝那邊,鼻孔衝向天,嘴是三角形的呢!”

皮埃爾對老婦人說:

“歡迎你來參觀,太太。這就是我描繪的現代美。”

“哦——那太好了。小夥子,你結婚了嗎?我把長得和這張畫一模一樣的女兒嫁給你好嗎?”

老婦人的一句問話,使皮埃爾陷入雙重標準的窘境。

這種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矛盾,造成一種強烈的反差,形成一種幽默的氛圍。

在夜總會,一位舞女問中士:“你們機場有多少飛機?”

中士嚴肅地說:“難道你不懂軍人應該保守軍事機密嗎?一個士兵怎麼可以隨便向陌生人透露我的機場有五十架轟炸機呢?”

口口聲聲要保守機密,卻仍然泄露了機密。

出人意料的幽默說法

1.反戈一擊

接過對方的話頭,好像是要向對方屈服,但又突然一個逆順勢而攻,把對方本不想接受的結論用演繹的邏輯硬塞給他。

幽默貴在收斂攻擊的鋒芒,這是指一般的情況而言,在特殊情況下,就不然了。尤其是在極其卑劣的事和人麵前,或者對外來的攻擊忍無可忍之時,過分輕鬆的調笑,不但顯得軟弱無能,缺乏正義感,而且會導致對方更囂張地進攻。

在這種情況下,再不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就會喪失人格了。這時的攻擊鋒芒,不但不可鈍化,而且應該銳化。越是銳化,越是淋漓盡致,越有現場效果。而現場效果最強的方法則是反戈一擊法。

蘇格蘭詩人彭斯,見到一個富翁被人從河裏救起來,而那個冒著生命危險救了富翁的窮人,他得到的隻是一個銅元的報酬。圍觀者群情激憤,都想把這個富翁重新丟到河裏去。這時彭斯對眾人說:

“放了他吧,他了解自己生命的價值!”

彭斯的幽默是很有戲劇性的,表麵上他扭轉了眾人的憤激,實質上他比眾人更加蔑視這個為富不仁的家夥。彭斯幽默的妙處在於對於富人的吝嗇作出了特殊的解釋,把給別人報酬之低轉化為對自己生命價值的低估。

幽默的攻擊性在這裏恰如其分,幽默感並未因攻擊性之強烈而遜色,這得力於彭斯的不動聲色,而且貌似溫和,實質上則是綿裏藏針。

在這種情況下,針對這樣的不義之人,如果僅用調笑性幽默就嫌分量不夠了。

弱者對付強者之時,凶猛的反擊比溫良的微笑更能引起人們的同情。

孔融10歲時隨父親到洛陽一個名人家去;他應對自如,主人及來賓均甚驚奇。有一位姓陳的官員卻說:

“小時候挺不錯的,長大了不見得有多好。”孔融說:“看來你小時大概是挺不錯的。”

孔融的反應這麼快,而且又這樣順理成章,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人們在欣賞他以弱勝強之時,對他的鋒芒畢露就略而不計了。

在反戈一擊時,要善於抓住對方的一句話、一個比喻、一個結論,然後把它倒過來去針對對方,把他本不想說的荒謬的話、不願接受的結論用演繹的邏輯硬塞給他,叫他推辭不得,叫苦不迭,無可奈何。

德國19世紀詩人海涅是個猶太人,常常遭到無禮的攻擊。在一次晚會上,一個旅行家對他說:“我發現了一個島,這個島上居然沒有猶太人和驢子!”海涅白了他一眼,不動聲色地說:“看來,隻有你我一起去那個島上,才會彌補這個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