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態的表現是你內心的外露。有的人,舉手投足都會引起人們的反感,即便從他嘴裏說出再確鑿的事實,聽的人也會給他說的話打折扣。有許多事情,就是由於說話的人不拘小節而影響了溝通的效果。與人交談最適當的態度就是自然、隨和、親切、真誠。
大多數人站在眾多人麵前開口說話,都會有程度不同的緊張地展現自己感,雖然稍為口吃會增加聽眾對你的信賴感,但過度的話,情形就會大不相同了。要在大庭廣眾麵前自然、流暢地說話的確不容易,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考驗。
產生緊張的原因是多方麵的。除了上麵說的本身的心理因素外,還包括外界的一些因素。以演講者為例,會場的氣氛、環境、聽眾的感覺和表現都是影響演講者心情的重要因素。有時候,一個人的羞怯或緊張似乎很難消除,這也是與人交往的最大的絆腳石。
麵對這種情況,你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要清楚作為一個演說者,你個人的形態對聽眾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千萬別把自己逼入自己製造的模子當中,使自己看起來緊張不安。一旦你能在人群中隨意自如起來,就不可能再退縮,能以正常的平日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見。
有許多人,通過呼吸來調整自己的緊張心態。改變發聲隻是消除緊張的一種方法,而且這種方法要訓練相當長的時間。有時候會突然而來湧上一股緊張情緒,如何消除這種突發的緊張感呢?這就需要你的聰明才智和應變能力,即能否把你的緊張變成一種幽默。
每個人隻要能正確認識自己,清醒麵對形勢,再加上聰明才智和敢於自嘲,就會圓滿達到溝通的目的。
說話時要大膽表達
你自認為不善於表達嗎?請不要為此煩惱,這是很正常的,你並不比別人遲鈍,世界上哪有天生就辯才無礙的人呢?如果真有的話,那他不是天才,就是個愛出風頭、思慮不周的人。
所有的人一開始都無法在眾人麵前暢所欲言,但是後來,有的人能成為著名的雄辯家、演說家,有的人卻還停留在原地毫無進步。那些成功的人,大多能冷靜地分析出自己的缺點所在,知道有什麼該加強。然後,誠心誠意地說出自己準備好的話,這樣才能讓聽者感動並付之會心一笑。
有些膚淺的想法,經常會成為自己表達的絆腳石。真正的秘訣是,在上台說話之前告訴自己:“我就照這個方法說吧!”下定決心之後,你就可以很輕鬆地說出來。很多時候我們隻需要一點點的勇氣和一點點的決斷,而不是懦弱地站在那裏,不知道該往何處走。
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遇見一群陌生的人,用什麼態度去麵對完全取決於你自己,那何不充滿勇氣,放手一搏呢?想想最壞的結果又能怎麼樣呢?
說話時要謙虛謹慎
有些人很自豪於自己的說理能力,很擅長在自己的談話之中運用三段論法及辯證法,自以為所說的話是井然有序而且沒有破綻。然而,經常把別人批評得體無完膚,周圍的朋友往往也被批評得避之猶恐不及。這麼一來,這種人就很難交到朋友。
世上有太多愛講大道理的人,這當中自然不乏口才特別優秀的人。清晰的口齒、滔滔雄辯的口才,的確能夠讓人覺得英氣煥發。實際上,這隻是一種感覺,而不是具體的事實。對任何事都愛發表評議,是現代人常有的現象,並不是什麼壞事,但這隻不過是自己的感想罷了,還稱不上是完整的見解與知識。
這種人大多喜歡以自己的一知半解強出風頭,不過是“半桶水”的愛表現者,凡是善辯的人大多喜歡賣弄這種技術,結果形成了陶醉於自我而固執己見的性格,一心一意地想要扳倒對方,這樣隻會摧毀彼此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