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訓練說話的本領(5)(3 / 3)

食指拍手法。一般在打拍子時,原則上運用五個手指的動作,但是有一種特殊的節拍手勢僅用一個手指,即伸直的食指。它表達了支配占有的欲望。此外對這種手勢有兩種表達方式:食指向前指和食指向上有節奏地揮動。在第一種情況裏,食指若涉及到某個話題和物件,那麼演講者就是強調這個題目和東西有待於討論。若指向聽眾裏某個人,那麼演講者是有意圖地針對那個人耍威風。這往往會給聽眾留下一種白熱化敵視態度和令人嫌惡的權勢欲印象。在第二種情況裏,食指向上有節奏地揮動,這意味著演講者在威脅、要挾和力圖征服某人或者某事的願望。

3.姿體。站姿,能顯示當眾講話者的風度。一般說來,發言者要“站如鬆,坐如鍾”,挺胸抬頭,端正莊重,給人一種遊刃有餘,成竹在胸的偉岸之感。發言者在台上,應該有一個基本的立足點,並且根據演講內容的需要,可以前後左右地進行一些小範圍的移動。一般地說,向前移動表示積極性的含義,如號召、讚同、進取等;向後移動表示消極性的含義,如歉意、否定、退讓等;向左右移動則表示對某一側聽眾特別關注等。但千萬不能在使用默語時移動身體,因為這時候的移動隻是遊離性的多餘動作,影響聽眾的視覺接收效果,破壞演講的和諧統一。高爾基讚揚列寧的演講時說:“他的演說的和諧、完整、明快和強勁,他站在講台上的整個形象——簡直就像一件古典藝術作品:什麼都有,然而沒有絲毫多餘,沒有任何裝飾,即使有的話,也看不出來,正如臉上的兩隻眼睛,手上的五個指頭那樣天生不可缺少似的。”

不同坐姿含意也不盡相同。如:坐姿端正,兩手平放膝上,身子稍向前傾,是尊重、崇敬的表現;坐在沙發或椅子的前沿,身子前傾,頭微微傾斜,是對話題特別感興趣的表現;坐在沙發或椅子上,身子後仰,甚至轉來轉去,是一種傲慢無禮的表現;坐在沙發或椅子上,整個身子倒轉於一方,是嫌棄、輕蔑的表現;而采用背朝談話對象的坐姿,是不屑理睬的表現。性別不同,坐姿含義也不同,如:男生微微張開雙腿而坐,是穩重、豁達的表現;將一條腿架在另一條腿上,是輕鬆、自信的表現;女性攏膝而坐,是莊重、矜持的表現;雙腳交叉而又配合交臂的坐姿,是一種戒心很重的表現。

坐姿可分為嚴肅坐姿、隨意坐姿和半隨意坐姿三種。身體挺直、雙腿並攏或略微分開(女性常為雙膝並攏或腳踝交叉),即正襟危坐,為嚴肅坐姿;背靠沙發或坐椅,兩手置於沙發座椅扶手上,或雙手交叉靠在頭後,兩腿自然落地或一條腿架在另一條腿上(俗稱“二郎腿”),為隨意坐姿。介於二者之間,身體斜靠沙發或頭部微微後仰,一條腿架在另一條腿上,為半隨意坐姿。在當眾講話中,到底選用什麼樣的坐姿,主要應考慮環境的因素。如在談判、重要會議上講話的隆重場合,一般宜采用嚴肅坐姿,以示莊重和對公眾的尊重;在交談、接待、慶典、聯誼會等場合,一般宜采用半隨意坐姿,這有益於營造融洽和諧的氣氛,縮短交際雙方和多方的心理距離;隨意坐姿隻宜於非正式場合,交際各方十分熟悉和了解,或是親友之間,才可采用。

對體姿語言總的應用原則是:根據不同場合、對象和談話目的、方式,選用不同的站姿、坐姿和步姿,以優美、高雅、自然、協調取勝,配合自然的有聲語言,以獲得理想的表達效果。

對肢體語言要有選擇性和節製性的應用,應準確、適度的配合講話的目的,以達到最佳效果。各種體姿語言還要相互配合,整體協調、連貫,從而表現出優美自然的風度美、氣質美和韻致美,為聽眾塑造良好的說話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