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訓練說話的本領(5)(1 / 3)

笑的方式很多,可取的有微笑、輕笑、大笑等。微笑是一種不露齒的笑容;輕笑表現為上齒露出,嘴已微微張開;大笑則表現為嘴已張成弧形,上下牙齒都可看見。

領導者在工作談話中,一般要以微笑作為基調,微笑是一種恰到好處的可控性的笑容,它使人覺得和藹、可親、文明,是儀表的一個構成要素。微笑時麵部肌肉容易控製,可以較長時間地維持笑容。笑的時候應該自然大方,得體適度。那種咧嘴齜牙的笑,嘻嘻逢迎的笑,擠眉弄眼的笑,忸忸怩怩的笑,都會給人一種不愉快的感覺,不良的印象。因此,笑容也反映了一個人的文化修養水平。領導者需要不斷提高文化情操的修養,使笑容反映出美好的心靈。隻有發自內心的笑才能感染對方,產生呼應。嘲笑、冷笑,幸災樂禍的笑都是應該盡量避免的。

微笑是通過不出聲的笑來傳遞信息的。微笑作為一種表情,不僅是形象的外在表現,也是人的內在精神的反映。因而領導者要善於使用微笑,就要注意微笑的主要功能:微笑能強化有聲語言溝通的功能,增強交際效果;微笑還能與其他體語相結合,代替有聲語言的溝通,如在接見眾多的賓客時,隻要邊微笑邊招手,也具有“歡迎您光臨”的功效,同樣會使客人感到熱情、有禮;在交談中,遇到不易接受的事情,邊微笑邊搖頭,委婉謝絕,不會使人感到難堪。

麵部表情除了包括起主要作用的眼神和笑容外,還包括眉部的緊皺和舒放,嘴部的變化等等。比如,心理學家蘇讚·克拉默指出:“眼眉的變化是一個人正在想什麼的另一種跡象,如果他隻抬起一個眼眉,那就表明你告訴他的話,他不是不相信就是認為不可能,兩個眼眉同時抬起表示驚異。鼻子和耳朵也能提供一個人正在想什麼的線索,如果他一邊說他已經理解了你的意圖一邊摸鼻子或拉耳朵,表明他被你的話弄糊塗了,很可能根本就不清楚你在說什麼。”他接著說:“一個人的前額也是如此。如果他向下緊皺額頭,表明他沒有聽明白你的話或者並不喜歡你說的話。如果他向上皺起額頭,表明他對你所說的話感到驚訝。”

總的說來,談話時麵都表情應該是誠懇坦率,輕鬆友好,而不應該擺出一副盛氣淩人的嘴臉,也不應顯出自負自矜的麵孔,那樣就會從心理上將聽者拒之於千裏之外。此外,表情還應是落落大方的,自然得體的,是由衷而發的,而不應該是矯揉造作、生硬僵滯的。這需要在平時不斷提高文化水準,加強內在修養。有些領導與別人交談時,往往拿腔作勢,麵無表情,以表現自己的尊嚴,顯示自己的權威。豈不知這樣一來,反而損害了尊嚴和權威。周恩來同誌同人談話時笑逐顏開,給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受到了人們的尊重和敬仰。

麵部表情語言既然是人們心理活動的寒暑表,那麼,領導者在領導活動的過程中,更應注意運用它。一方麵,要注意準確、貼切地用自己的麵部語言藝術,來反映自己與下級同樂同憂的感情,把自己的某些領導意圖傳達給下級,從而使自己的麵部語言藝術更好地為實現領導目的服務。另一方麵,要善於察言觀色,通過下級表現出來的麵部語言,來把握下級的心理、性格、情緒,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讓形體語言更豐富

人們通過身體的坐臥立行等姿勢表現出的情感、意向、態度等各種信息的綜合就是姿勢語言。俗話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身體姿勢。不過,瀟灑、自然、大方、得體的身姿總是令人賞心悅目的,而矯揉造作、忸怩作態的身姿最讓人厭煩。

人們在當眾講話時可以根據對方的動作和利用動作交流來傳遞多種信息,形體語言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