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訓練說話的本領(4)(1 / 3)

1965年11月,著名美國女作家、記者斯特朗八旬壽辰,周總理為她在上海舉行宴會祝賀,周總理在祝詞的開場白中說:“今天我們為我們的好朋友,美國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祝賀40公歲誕辰。”接著,他又對迷惑不解的客人解釋到,在中國,“公”字是緊跟它的量詞的兩倍,40公斤等於80斤,40公歲也就是80歲。聽了這番風趣的話,幾百位中外來賓爆發出了一陣歡笑聲。周總理接著說:“40公歲,這不是老年,而是中年。斯特朗女士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做了大量的工作,寫了大量的文章,她的精神還很年輕。我們祝賀斯特朗女士繼續為人民寫大量的文章,祝賀她永遠年輕!”斯特朗聽見總理說她隻有40公歲,還很年輕,心裏十分高興;在座的客人無不佩服周總理那機敏的思維,幽默風趣的語言,使得這次宴會始終洋溢著歡樂的氛圍。

一次,當肯尼迪乘坐飛機時,有一位記者問他:如果這架飛機失事了,會發生什麼事呢?肯尼迪聽後,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說:“有一件事我可以肯定,你的名字會在第二天的報紙上出現,但字體極小。”恰到好處的幽默,不僅活躍了氣氛,而且使領導者在笑聲中解決了問題,避免了很多不應有的麻煩,是一種有益且有效的方法。肯尼迪正是很好地利用了這一點。

訓練說話時的表情

麵部語言是指人們通過麵部來表達思想感情的身體語言的一種,它是憑借眼、眉、嘴,以及顏麵肌肉的變化等體現出來的,內容極為豐富。生理學家的研究表明,人的麵部肌肉組織是由24雙肌筋交錯構成的,其中有6雙通過舒展來表示愉快的感情,有18雙則用來表示不愉快的感情。這種麵部肌肉組織所產生的感情表現,不受國界、地區、人種的限製,是對於任何社會的人都通行的交際手段。因此,麵部表情在麵對麵的口語交際中,就成為心靈的屏幕,能夠輔助有聲語言傳遞信息,溝通人們的感情。這對於提高口語表達效果是很重要的。正如蔡特金的回憶所說,列寧講話時“不但每一個字都是從他心裏發出來的,而且麵部的表情更加強了那種感覺”,而已故美國記者根寶更是在他寫的《回憶羅斯福》一書中說:“在短短20分鍾之內,他的麵部表情有:稀奇、好奇、偽裝的吃驚、真情的關切、擔心、同情、堅定、嬉笑、莊嚴,都有超絕的魅力,但他可不曾說過一個字。”

雨果說過:“眼睛是靈魂的窗戶,是人們認識世界的窗戶。”心理學家蘇讚也說:“眼睛能夠暴露一個人心中最大的秘密。不管他在說什麼,他的眼睛就會告訴你他正在想什麼。如果瞳孔擴大,眼睛大睜,那就表明他聽到了什麼令他高興的事,抑或你說的話使他感覺良好,如果瞳孔縮小,那就表明情況正好相反,即他聽到了什麼他不喜歡的事情。如果他的眼睛眯縫起來,那就表明你大概是告訴了他什麼他不相信的話,於是他感到他有理由不相信你或不相信你說的話。”在說話過程中,眼睛能夠把人的思想感情、心理變化、品德學識、性格修養和審美觀念等都展現給聽眾。因此,凡是有經驗的領導者,總是注意恰如其分地巧妙運用眼神與有聲語言相協調,去表達千變萬化的思想感情,去調節交際現場的氣氛。法國前總統戴高樂在做公開演說和電視講話時,從不戴眼鏡,要同法國人“眼對著眼”地講話,因為他對眼睛交流思想感情的作用極為重視。今天,我們的不少領導者在和人交流時,不僅傾聽人家的談話,而且眼睛適當地看著對方,能給對方一種受到尊重,受到重視的感覺,這樣的談話一般會收到良好的效果。但也有不少領導,講話時兩眼死盯著講稿,談話時兩眼或仰望天花板,或左顧右盼、東張西望,使人感到他“目中無人”,不知他心裏在想著什麼,這樣的效果自然不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