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漢主懷恨殺諸臣 郭威趁勢奪皇權(1 / 3)

第二天早朝的時候,楊邠、史弘肇攜同另外一位大臣王章,剛剛來到廣政殿東側的走廊之上,忽然之間大殿上湧出數十名甲兵,他們個個手持腰刀,將三人團團圍住,不問青紅皂白,就砍殺起來。三個位高權重的朝廷重臣,在轉眼之間就成為了刀下鬼!

而後前來上朝的眾位大臣們,見到這樣的慘狀,一個個心膽俱裂,麵麵相覷,心灰意冷。正在人們驚恐不已的時候,聶文進出殿宣讀聖旨:“楊邠、史弘肇、王章三人,意圖謀反,今天一起處斬,誅殺其三族,所有資產歸公。”

劉承祐又詔令四處捕殺三人的黨羽親信,弄得開封府人心惶惶,人人自危。蘇逢吉又對劉承祐說:“鄴州留守郭威,素與楊、史等人沆瀣一氣,狼狽為奸。現今他領兵在外,一旦得知楊、史被誅,必生異心,對陛下不利啊!”

“依卿所見,朕該怎麼辦?”劉承祐平日最懼郭威,連忙問道。

蘇逢吉老謀深算,早就想置郭威於死地,忙應道:“郭威手握重兵,故舊甚多,明令誅殺必定激起事變。陛下不如先傳下密詔,令澶州節度使李洪義、夔州節度使王殷,會同王峻、郭崇威、曹威等人,於軍中誅殺郭威父子,其餘將士一概免罪。如此,就了卻陛下的心腹大患了!”

這事不知怎麼傳到老太後那裏,她堅決反對,苦苦勸說道:“郭威乃先帝舊臣,素有功於漢室,豈可隨意誅殺?況且郭威統兵多年,深得將士擁護,若要將他除去,絕非易事!隻怕誅之不成,反為所製。”

劉承祐已被誅殺楊邠、史弘肇的輕而易舉衝昏了頭,哪裏肯聽太後的話?傲氣十足道:“國家大事,非母親所知,孩兒自有主張。”說完拂袖而去。老太後氣得渾身發抖,不禁老淚縱橫:“小子無知,聽信讒言。漢室危矣!”

再說那李洪義、王殷接到劉承祐的密詔,兩人大驚失色,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兩人深知,這件事情異常棘手。一邊是皇上,一邊是軍事統帥,一旦走錯一步,必然落得個誅夷三族的下場。

兩人商量了很久,最後決定還是偏向郭威,因為後唐以來的史實告訴他們,兵權才是最重要的。

李、王二人親自騎著馬,攜密詔趕往鄴州。

郭威早已知道楊邠、史弘肇被誅殺的事情。劉承祐這樣做,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麼呢?作為~個久經沙場的將軍,郭威嗅到了一絲絲殺戮的血腥氣息,這是作為政治動物的人所特有的敏感,而且這種氣息,讓他從骨子裏感到一種嗜血的興奮。

郭威看到劉承祐的密詔後,臉上並沒有露出李洪義和王殷意料中的驚慌,而是異常平靜地問:“請問兩位將軍,現下有何打算?”

李洪義、王殷兩人來都來了,還能有什麼打算?異口同聲道:“唯大帥馬首是瞻。”

郭威心裏一鬆,心知下麵就看曹威、郭崇威和監軍使王峻的了。他召來趙匡胤、韓令坤等部下,率領數百名禁兵,埋伏在衙署四周,交代他們一旦聽到命令,立刻殺出。

安排妥當這一切後,郭威召來王峻、郭崇藏、曹威和三軍將領,對他們說:“在下與各位將士,跟隨先帝出生入死,浴血奮戰。隨從先帝奪取天下,又受先帝遺命,廢寢忘食,東征西討,方保國家無虞。今楊、史諸公無辜受誅,都是因為皇上年少,受蘇逢吉等奸佞的蠱惑。現在他們竟慫恿皇上下密詔,誅殺在下和監軍使。”他越說越激憤,禁不住潸然淚下,接著道:“如果諸將以為在下罪不可赦,盡管前來取我首級。在下決不願累及無辜將士!”

諸將聽了皆嘩然。郭崇威泣涕而前,跪下道:“天予必是被奸臣所惑,末將願隨大帥入朝,共清君側。大帥萬萬不可白白受死,枉受惡名!”

郭威涕淚俱下,在眾將麵前上演這場戲,要的就是這句話,這個效果,但他表麵卻依然不動聲色道:“領兵回朝,這是大逆不道之事。在下受先帝大恩,豈能做出如此舉動?諸位還是取我首級,以保全各自身家性命吧。”

曹威聽郭威如此說,也連忙跪在他麵前,慷慨激昂道:“末將跟隨大帥多年,豈能為保全性命而出賣將軍!我等願隨大帥,驅兵南向,清除君側,替大帥討還公道!”見此情景,所有將士都紛紛跪下,一時之間,群情激憤。

郭威見軍心可用,決定揮師進京。他令郭榮留守鄴州,郭崇威為先鋒,自己和王峻率領主力,向南進發。部隊抵達澶州,與李洪義、王殷的軍隊會合,更是軍力大盛,士氣昂揚。

郭威並未悄無聲息地回京城,而是先令人起草了一封奏疏,派專使呈送漢主劉承祐,疏日:

臣威言:臣發跡寒賤,遭遇聖明,既富且貴,實過平生之望,唯思報國,豈敢他圖!今奉詔命,忽令李洪義等誅殺臣。罪臣即時俟死,而諸軍不肯行刑,逼臣赴闕,令臣請罪於陛下。臣三五日當及闕朝陛下,若以臣有欺天之罪,臣豈敢惜死?若臣實為奸臣所譖,乞陛下縛送軍前,以安撫三軍將士之心,則臣雖死無恨。臣昧死以聞。

信使走後,郭威與眾將商議道:“大軍南進,必經滑州。滑州城池堅牢,節度使宋延渥又是朝廷駙馬,實在是個心腹大患!”

王峻微微沉思道:“宋延渥與大帥是故交,與蘇逢吉素來不和,況且我軍十幾萬人馬兵臨城下,他必定有所顧忌。若有一位智勇幹練之士,持大帥親筆信前往滑州,麵見宋延渥,動以舊情,曉以厲害,則兵不血刃,城可下也!”

“不知誰可擔當此重任?”

“大帥身邊就有一位最佳人選,不知大帥是否舍得?”

“你指的是趙匡胤?此人武藝、智謀皆為上乘,確實是人中之傑。隻是此番前去滑州,吉凶難測,萬一有什麼閃失,折我愛將,那就太可惜啦!”

“大帥,我們能否順利進京,滑州是個關鍵。事關生死存亡,還望大帥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