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高行周在後晉的時候,便是朝廷中的一員猛將,曾經率領軍隊鎮守延州、滁州等地,之後又在洛陽鎮守。後晉初期,勢力強大的契丹屢屢進犯,高行周被再次任命為北麵前軍都部署;後漢建立之後,皇上不想失去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將領,對高行周甚至優厚,任命為天平節度使,鎮守一方,權勢甚是顯赫。高懷德在十五歲的時候就跟隨自己的父親一起上陣殺敵,也立下不少戰功,特別是在他二十歲的時候,在戚城邊境遭到契丹大軍的偷襲,他帶領數十名精英,第一個衝進敵人的包圍圈中,奪取了敵人的將旗,立下奇功。後晉帝親賜寶帶名馬,還將其提升為牙將,他的事跡一時間傳遍大街小巷。後漢初,朝廷為了拉攏高行周父子,又任命高懷德擔任忠州刺史。
高懷德這次來開封,是來接受朝廷封賞的。他本想像以往進京城一樣,盡情尋歡作樂,可萬萬沒想到,在倚香樓竟然因為一個小姑娘,引出了一夥天不怕、地不怕的家夥,愣是不買他的賬,玩兒似的,就把他一幫手下給打得鼻青臉腫。
平時高懷德去妓院,老鴇都是巴兒巴兒地討好,誰敢跟他搶中意的姑娘?可是,當時他一看趙匡胤等人的身手,就知道自己出手是自找難看。何況郭威現在權傾天下,連當今天子都對他忌憚三分,若是得罪了他,隻怕他們父子將來死無葬身之地,隻好暗自晦氣地走了。不過倚香樓這筆賬,他也牢牢地記在心裏。
高懷德經此一事,也無心尋花問柳,在京城盤桓數日,便恨恨地離開,前往忠州赴任去了。他這一走,綠珠的日子,也就好過多了。
天氣一天天轉涼,重陽節剛過,人們便換上了秋裝。這時候,傳來了後漢高祖劉(上日下高)要親征鄴州的消息。
原來杜重威拒絕朝廷調度,在鄴州勾結遼軍,意圖不軌。劉(上日下高)令高行周為招討使,鎮寧軍節度使慕容彥超為招討副使,前往征討。誰知兩人來到鄴州城下,因為意見不合,遲遲不肯出兵。劉(上日下高)擔心大軍駐守在外,遲早會引發兵變,便決定禦駕親征。
劉嵩臨行前將京城的軍政大事托付郭威,自己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向鄴州進發。劉(上日下高)這一走,朝廷政務全由郭威一個人處理。郭威夙興夜寐,不敢出半點差錯。每天送公文的人絡繹不絕,他整日待在知客殿裏,幾乎足不出戶。
這天上午,郭威處理完公務,看到外麵天高氣爽,突然豪興大發,要去城外伏牛山打獵。他命人準備馬匹弓箭,帶著趙匡胤、韓令坤等人,興致勃勃出了城門。
伏牛山在開封城西十三裏。此山並不高峻,卻連綿起伏,方圓數十裏。眾人打馬上山,滿山茅草和灌木,被山風一吹,起伏如波浪。眾人久未出城,心中憋悶,被風一吹,不覺精神大振,紛紛策馬奔馳。
飛奔的馬蹄聲打破了山上的寂靜,灌木叢裏的野兔、野雞受到驚嚇,紛紛四處逃竄。眾人彎弓搭箭,瞄準獵物射去,一旦射中,便大呼小叫,又開始尋找下一個獵物。眾人裏,數郭威和王審琦的箭法最為高明,哪裏有點風吹草動,抬手即射,幾乎箭無虛發,引得圍獵的將士齊聲喝彩。
然而,這種射殺野兔野雞所帶來的樂趣和興奮,很快就消失了,作為軍人和獵手,郭威渴望那種搏殺猛獸的刺激與快感。他將馬韁一帶,朝樹林深處跑去。趙匡胤怕出意外,緊隨其後。李良也趕緊跟了上去。
前麵是一片窪地,灌木叢生,不時有突兀嶙峋的怪石擋住去路。郭威跳下馬,手持弓箭,往前一路追尋。忽然,一道黃黑色的影子,在茅草中一閃而過。憑著直覺,郭威知道那是一隻小老虎,這也就是說,附近必定有隻大虎。
郭威屏住氣息,緩緩前進,突然聞到一股強烈的膻腥味,情知不妙,急忙轉身,誰知慌忙中,一隻腳卡在石頭縫隙裏,怎麼也拔不出來。這時,隻聽一聲怒吼,一隻斑斕猛虎,朝他直撲過來。郭威心想,此番休矣!
就在郭威準備決死一拚的時候,卻聽到老虎一聲怪叫,睜開眼睛一看,原來李良和趙匡胤已經趕到了。李良見情勢危急,揚手發出一枚燕子鐺,“嗖”的一聲,正中老虎右眼。那白額虎在地上打了幾個滾,尾巴一甩,翻身而起,又向郭威撲去。
這母老虎為了救護幼崽,連自己的性命都不顧了,左眼流著血,一聲怒吼,鋒利的牙齒,白森森地露在外麵,揚起兩隻巨大的爪子,就要向郭威撲去。趙匡胤來不及拔出佩刀,大吼一聲,張開雙臂,一把將白額虎攔腰抱住,用頭拚命頂住老虎的下巴,腳下用力一蹬,連人帶虎一起,滾落在茅草裏。
趙匡胤死死勒住老虎的脖子,暗自用力,勒得那虎不住地在茅草中打滾,試圖擺脫他的鉗製。趙匡胤絲毫不敢放鬆,死死地抱住。一人一虎就這樣僵持著,翻滾著。李良在一旁幹著急,可又不敢發手中的燕子鐺,唯恐傷了趙匡胤。
相持一段時間之後,趙匡胤全身都麻了,胳膊上的力氣也越來越小,可還是死命地抱住老虎,不敢鬆手。不久,他感到老虎滾動的頻率越來越慢,掙紮的力氣也慢慢減弱,心中一喜,使出最後的一點力氣,猛力一勒。老虎軟綿綿地癱了下來,一動也不動了。
李良連忙跑過去,用腰刀在老虎身上猛力一砍,見沒有動靜,對躺在地上的趙匡胤喊道:“趙大哥,趙大哥!老虎死了。你沒事吧!”
趙匡胤睜開眼睛,瞧了一眼躺在身邊的老虎,仰天癱倒在茅草地上,幾乎虛脫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