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石英號事件”震驚世界(1 / 2)

“紫石英號事件”,震驚了世界,頓時成了世界各報的頭版頭條新聞。人們感到驚訝的是,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掛著老牌殖民主義王國米字旗的軍艦向來在中國傲視一切,橫行霸道。然而,這一回,中國即將誕生的新政權卻敢於用炮彈來教訓英帝國主義,顯示了不凡的氣度。

在長江上響起的炮聲傳到英國倫敦,更是引發一場軒然大波。4月26日,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在下院甚至要求英國政府派兩艘航空母艦去遠東,“實行武力的報複”!英國政府曾經考慮將此事提交聯合國討論,不過,令英國政府感到困惑的是:占據聯合國席位的是中國的國民黨政府,而中共政權此刻尚未建國,在聯合國討論“紫石英號事件”會有什麼作用呢?

對於處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夜的中國共產黨來說,如何妥善處理錯綜複雜的“紫石英號事件”,是一次外交智慧的考驗。

“紫石英號事件”之所以錯綜複雜,是因為這一事件的發生純屬偶然。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大陸節節勝利,朝南推進,國民黨南京政府已經危在旦夕。1948年11月,英國駐華大使拉福·斯玳文遜請求英國遠東艦隊派一艘軍艦停泊在南京附近水麵,以便在出現緊急情況時能夠救助英國大使館人員以及英聯邦國家僑民。經過國民黨南京政府的同意,英國遠東艦隊就派出軍艦來到南京附近的長江水域,英艦每月輪換一次。紫石英號在4月20日從上海駛往南京,原本是為了輪換駐守在南京的伴侶號英艦。在英國遠東艦隊看來,這是一次很正常的輪換。然而,他們卻犯了兩個錯誤:一是沒有考慮當時正處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的敏感時刻;二是當時的長江處於國共雙方的控製之下,而英國隻征得長江南岸國民黨南京政府的同意,而無視長江北岸陳兵百萬的中共。

其實,英軍也完全了解當時中國的形勢。他們之所以敢於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揮師渡江的時候,旁若無人一般進行軍艦輪替,還在於他們根本沒有把中國人民解放軍放在眼裏,以為那樣的“小米加步槍”式的部隊,怎麼能夠跟炮火淩厲的英國軍艦較量?

然而,長江上的三次炮戰,完全出乎英軍的意料,就連不可一世的英國海軍遠東艦隊萬噸級旗艦倫敦號都被打得落花流水。由於紫石英號被困於長江之中,英國政府不得不跟沒有外交關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展開談判,以求放回紫石英號。

對於中共高層而言,“紫石英號事件”是一起突發事件。毛澤東在部署百萬雄師渡長江的時候,曾經考慮過如何提防美國插手中國內部事務,而英國的紫石英號突然在最緊張的時刻出現在長江之上並與中國人民解放軍交火,中共高層是在事後接到總前委的報告才知道的。也就是說,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向英艦紫石英號開炮,事先並未得到中共高層的同意。在得知英艦紫石英號是為了換防才從上海駛向南京,中央曾經指示總前委,可以允許倫敦號營救紫石英號。然而,當中央獲知倫敦號、黑天鵝號炮擊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部隊,造成嚴重傷亡後,態度有了明顯的轉變。新華社4月22日發表題為《抗議英艦暴行》的社論,指出:“英帝國主義的海軍竟敢如此橫行無忌和國民黨反動派勾結在一起,向中國人民和人民解放軍挑釁,闖入人民解放軍防區發炮攻擊,英帝國主義必須擔負全部責任。”這篇社論是毛澤東在北平香山雙清別墅親自撰寫的。當時他正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在如此繁忙的時刻,他仍親筆起草新華社社論,表明了他對“紫石英號事件”的高度關注。

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一舉攻克南京。喜訊傳來,毛澤東欣然命筆,寫下《七律·解放南京》。此時,他又一次關注“紫石英號事件”,指出:“對紫石英號的方針,必須英方承認不得人民解放軍同意擅自侵入中國內河是錯誤的這一點(不著重誰先開槍,因為這是沒有多大關係的,重要的是擅自侵入內河,隻要是擅自侵入,我軍就必須打它和扣留它;也不要著重正當渡江的時機,重要的是擅自侵入人民解放軍控製的內河,不管什麼時候,都是不能許可的),才能釋放,否則決不能釋放。”

4月29日,中央軍委指示準備奪取吳淞的部隊,“必須事先嚴戒部隊,到吳淞後避免與外國軍艦發生衝突。不得中央命令,不得向外國軍艦發炮,至要至要”。

4月30日,毛澤東起草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發言人為英國軍艦暴行發表的聲明》,嚴正指出:“英國的軍艦和國民黨的軍艦一道,闖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防區,並向人民解放軍開炮,致使人民解放軍的忠勇戰士傷亡二百五十二人之多。英國人跑進中國境內做出這樣大的犯罪行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有理由要求英國政府承認錯誤,並執行道歉和賠償……人民解放軍要求英國、美國、法國在長江、黃浦江和在中國其他各處的軍艦、軍用飛機、陸戰隊等項武裝力量,迅速撤離中國的領水、領海、領土、領空,不要幫助中國人民的敵人打內戰。”

“紫石英號事件”也使英國朝野吵成一片。在野的保守黨以丘吉爾為代表,要求以武力解決,而執政的英國首相、工黨領袖艾德禮則主張通過外交途徑解救紫石英號。在南京解放之後,長江兩岸都處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掌控之中,而紫石英號被困於長江,欲解救紫石英號,勢必要與中國人民解放軍談判。然而,英國政府當時隻跟國民黨政府有著外交關係,而與中國人民解放軍之間並無外交關係,怎麼展開談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