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石英號事件”震驚世界(2 / 2)

英國方麵想盡辦法,與中國人民解放軍高層接觸。然而,中國人民解放軍高層卻不予理會,因為在他們看來,“紫石英號事件”隻是一個局部的地方性的問題,由雙方的前線指揮官進行會談就可以了。於是,5月1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駐鎮江的八兵團炮三團政委康矛召作為談判代表。英國政府以為這樣的談判層次太低,英國遠東艦隊總司令布朗特上將致函中國人民解放軍鎮江地區最高官員、八兵團政委袁仲賢,希望進行高層次談判。中方依然堅持原方案。於是,自5月24日起中英關於“紫石英號事件”的談判,就在康矛召與英國駐華武官助理、紫石英號代理艦長克仁斯之間展開。

雙方談判爭執的焦點是:中方認為英艦紫石英號是“未經允許”“侵入中國內河”,必須承認“基本錯誤”,進行道歉。英方則認為這隻是一個“誤會”,無須道歉。雙方各持己見,談判陷入僵局。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紫石英號上的給養不斷消耗,難以維持,給英國政府增加了壓力。中方則從新中國即將誕生的外交全局考慮,也不希望談判長期拖延,決定把認錯、道歉、賠償等問題與紫石英號開走修理問題分開處理,即從人道主義的角度可以考慮讓紫石英號開走進行修理,而談判繼續進行。雙方出於各自的考慮,都作出讓步,談判一度相當接近:對於紫石英號進入中國內河,中方的措辭是“擅自闖人”,而英方的措辭是“不幸進入”。英艦紫石英號承諾不再移動位置,中國人民解放軍則批準紫石英號艦員可向當地購買食品。7月中旬,中國人民解放軍還同意了紫石英號補充燃料的申請。

就在紫石英號受用三個多月之後,一直在窺測機會逃竄的紫石英號代理艦長克仁斯終於找到了機會:7月29日,台風掃過鎮江江麵,克仁斯曾經打算乘機率紫石英號逃跑。他征得英國遠東艦隊總司令布朗特的支持,而當布朗特向英國海軍部及外交部請示時遭到否決。7月30日夜9時,從鎮江開往上海的江陵解放號客輪駛過鎮江水麵,克仁斯命令紫石英號砍斷錨鏈起航(砍斷錨索是為了避免起錨時發出的巨大聲響),全艦實施燈火管製,強行靠近江陵解放號客輪,以客輪為掩護,乘機逃跑。這時,克仁斯不願再請示英國政府,也未向英國遠東艦隊總司令布朗特報告。

最先發現紫石英號逃遁動向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巡邏汽艇。汽艇當即開火射擊。汽艇上的機關炮雖說對紫石英號不能構成威脅,但是炮聲在江麵上響起,馬上引起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的關注,同時也使毫無思想準備的江陵解放號客輪陷入一片混亂。江陵解放號客輪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即關閉了全船的燈光。

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當即廣播並發射紅色信號彈要求江陵解放號客輪靠岸,同時對紫石英號開炮示警,而紫石英號馬上也開炮還擊。在匆忙逃竄之際,紫石英號撞沉木船多艘。由於江陵解放號客輪關閉了全船的燈光,解放軍炮兵在夜幕中難以分辨,加之兩船又距離過近,結果把江陵解放號誤當成紫石英號進行炮擊,致使江陵解放號不幸中彈、沉沒。

紫石英號剛剛逃脫危機,卻突然發生事故,發動機熄火了。克仁斯絕望地準備鑿沉紫石英號,自沉於長江。然而,距離紫石英號不過二百米的解放軍炮兵的主炮,偏偏在這時候發生撞針斷了的故障,無法發射炮彈。紫石英號卻在十分鍾後排除故障,開足馬力向東逃竄……

在紫石英號逃離鎮江江麵之後,中央軍委得到報告,隨即向長江沿江各部發出密電:“沿江部隊可不予攔截,而在事後發表聲明予以譴責。”在此之前,中方在7月中旬曾同意紫石英號補充燃油的申請,表現了對於英艦的大度。因為倘若中方有意強行扣留紫石英號,隻要不給紫石英號補充燃油就行了,沒有燃油,紫石英號寸步難行,也就談不上逃走了。

紫石英號逃脫之後,在英國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其實,正是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默許之下,紫石英號才得以溜出了中國內河長江。在紫石英號逃走之後,中英軍隊之間已經進行了十一輪之久的關於“紫石英號事件”的談判也就戛然而止。沸沸揚揚的“紫石英號事件”從此落幕。

中方早就注意到,在南京解放之際,英國駐華大使並未隨國民黨政府一起遷往廣州,而是留在南京觀察中國局勢。1950年1月5日,英國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西方國家中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

“紫石英號事件”宣告了1840年以來帝國主義艦炮政策在中國的終結。從此,結束了外國軍艦隨意進入中國內河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