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萬蔣軍受殲淮海(2 / 2)

黃伯韜、黃維這“二黃”被殲,徐淮一帶隻剩下杜聿明手下的三個兵團,共三十萬人,即邱清泉兵團、李彌兵團、孫元良兵團。

本來,奉蔣介石之命,杜聿明增援黃維。黃維遭殲,蔣介石知大事不妙,急令杜聿明率部放棄徐州,繞道永城南下。

毛澤東豈肯放過杜聿明!他馬上調兵遣將,把杜聿明集團包圍於陳官莊、青龍集地區,開始第三階段戰役。

其中,孫元良兵團企圖突圍,先被殲滅,唯孫元良隻身潛逃。

杜聿明陷入鐵圍之中。毛澤東雖然在西柏坡,卻以“中原人民解放軍司令部、華東人民解放軍司令部”的名義,寫了一份廣播稿。這篇廣播稿,後來收入《毛澤東選集》第4卷,題為《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

《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頗有“現場感”,這麼寫道:

杜聿明將軍、邱清泉將軍和邱李兩兵團諸位軍長師長團長:

你們現在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黃維兵團已在15日晚全軍覆沒,李延年兵團已掉頭南逃,你們想和他們靠攏是沒有希望了。你們想突圍嗎?四麵八方都是解放軍,怎麼突得出去呢?你們的飛機坦克也沒有用。我們的飛機坦克比你們多,這就是大炮和炸藥,人們叫這些做土飛機、土坦克,難道不是比較你們的洋飛機、洋坦克要厲害十倍嗎?你們的孫元良兵團已經完了,剩下你們兩個兵團,也已傷俘過半。你們雖然把徐州帶來的許多機關閑雜人員和青年學生,強迫編入部隊,這些人怎麼能打仗呢?十幾天來,在我們的層層包圍和重重打擊之下,你們的陣地大大地縮小了。你們隻有那麼一點地方,橫直不過十幾華裏,這樣多人擠在一起,我們一顆炮彈,就能打死你們一堆人。

……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本軍可以保證你們高級將領和全體官兵的生命安全。隻有這樣,才是你們的唯一生路。你們想一想吧!如果你們覺得這樣好,就這樣辦。如你們還想打一下,那就再打一下,總歸你們是要被解決的。

杜聿明被圍,蔣介石如坐針氈。蔣介石不斷給杜聿明發電報,空投親筆信。

杜聿明表示忠誠於蔣介石,不願向毛澤東投降。陳毅托一個被俘的第十三兵團軍官,給杜聿明送去毛澤東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李彌先看,不表態,交給杜聿明。杜聿明看罷,交給邱清泉。雖然邱清泉之弟邱清華乃中共將領,但兄弟倆人各有誌。邱清泉把信扔進了炭火盆……

由於杜聿明等拒降,於是,毛澤東在1949年1月6日下令總攻。到1月10日,杜聿明部隊全部被殲。邱清泉戰死,李彌逃脫,杜聿明被俘。

杜聿明在被俘時,如廁解手,乘人不備,以一巨石猛擊頭顱,欲自盡。血流滿麵的他,被送往醫院搶救……

至此,淮海戰役降下帷幕。蔣介石在華東的劉峙集團,總共五十五萬人被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