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顧全大局,對別人抱持寬容的態度(1 / 1)

《睽》卦揭示的是比睽力台的道理,說明事物址於水火不容、南轅北轍的背離之時,也終有可台,可同之處,要因勢利導,善於仿其轉化工作。《睽》卦的各爻分別指出了基本的轉化辦法:一是順其自然,會”自複”:二“見惡人”,說明道理,采取化解的辦法;三是“交孚”、“噬膚”,與人交往要有滅意,要深交:四是不要疑心太重,捕風捉影;五是要借助客觀條件;六是委屈求台,“遇主於巷”也是可以的。這些都適用於讓理”小事”,擾我們今天所說的“內部矛盾”。在與同事發生矛盾的時候,我們要顧全大局,盡量對同事抱寬容的態度。在這方麵,戰回時期的藺相如做非常得體。

戰國時期,趙國的藺相如幾次出使秦國,又隨同趙工會見秦王,每次都憑著自己的大智大勇,挫敗驕橫的秦工,因此趙王很是器重藺相如,一下子將池提拔為上卿,位在老將軍廉頗之上。

戰功卓著的將軍廉頗見藺相如宮位比自己還高,很不服氣,他到處揚言說:“我為趙國出生人死,有攻城奪地的大功。而這個藺相如,出身低微,隻是憑著鼓動三寸不爛之舌,就能位在我之上,這實在是讓我難堪!以後我再見到藺相如,一定要當著眾人的麵羞辱他。”

藺相如聽說後,就總是處處躲開廉頗,有一次,藺相如坐車在大街上走,忽然看見廉頗的馬車正迎麵馳來,便趕緊命人將自己的車拐進一條小巷,待廉頗的車馬走過,才從小巷出來繼續前行。

藺相如的隨從們見主人對廉頗一讓再讓,好像十分懼怕廉頗似的,他們都覺得很丟麵子,便議淪紛紛,還商量著要離開藺相如而去。

藺相如知道後,把他們找來,問他們道:“你們看,是秦王厲害還是廉頗厲害?”

隨從們齊聲說:“廉頗哪能跟秦王相比?”

藺相如說:“這就是了、人們都知道秦王厲害,可是我連威震天下的秦王都不怕,怎麼會怕廉將軍呢?我之所以不跟廉將軍發生衝突,是以國家利益為;重啊!你們想,秦國之所以不敢侵犯趙國,不就是岡為趙國有我扣廉將軍兩個人嗎?如果我們兩個人互相爭鬥,那就好比兩虎相鬥,結果必有一傷,趙國的力量被削弱,趙國就危險了。所以我不計較廉將軍,是為了趙國啊!”

後來這些話傳到廉頗那裏,廉頗大受感動,他想到自己對藺相如不恭的言語和行為,深感自己錯了,真是又羞又愧:好一個襟懷坦白的廉頗老將軍!他脫光了上身,背著荊條,親自到藺相如府上請罪。藺相如趕緊挽起老將軍。

從此後,廉頗和藺相如兩個人,將相團結,一心為國,建立了生死不渝的友情。當時一些諸侯國聽說了以後,都不敢侵犯趙國。

藺相如不計個人恩怨,以國家利益為重的高風亮節和廉頗知錯即改的坦誠襟懷,都在啟發人們,在任何時候都要顧全大局,把國家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

§§第三十九章 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