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名及卦辭簡釋”
睽卦上離下兌,火性炎上,澤潤流下,不交不合,所以陰陽乖暌;“睽”字本作“暌”,乃背離不合主義,睽卦揭示的是化睽為合的道理,說明事物處於水欠不客、南轅北轍的背離之時,也終有可合、可同之處,要因勢利導,善於敝其轉化工作。
《易經》力圖以《睽》卦揭示化“乖睽”為“交合”的道理。化“睽”為“合”之道在於求大同存小異。下麵的故事就生動地說明了這一原則,一位少年正與一位耄耋老人爭辯?
“哈哈!太陽圍著我轉了80多年了,我還沒有死,今後,它說不定還會圍我轉20年哩,”老人得意洋洋地說。
“不對!是你圍著太陽轉了80多年了!”少年說。
‘‘什麼?我圍著太陽轉?胡說八道!我每天搬個小凳坐在院子裏,太陽從東邊升起,從西邊落下,明明是我不動,太陽動,你怎麼說我圍著它轉?”
“那不是太陽在動,是地球在動,你每天坐在地球上,圍著太陽,旋轉八萬裏呢!”少年說。
“你說地球會轉?”
“對!它不僅會圍著太陽轉,而且自己也會轉。”
“那我怎麼沒從地球上跌下去?”老人不服氣地說:
“那是因為地球的引力?”
“地球的引力?那它怎麼沒把月亮,星星引到地球卜宋。”老人反駁道。
“那是因為地球的引力也是有限的……”
“有限的?淮限製了它:大底下難道有人在限製地球。”老人爭道:
“那是……”少年盡自己所知。向老人解釋著,與他爭辯著。
最後,老人無話可說。隻歎氣道:
“唉!活了80多年,居然被太陽和地球騙了80多年!”
“不!它們沒騙你,是你自己把它們看錯了。”
“可是,我又怎麼會看錯呢?”老人不解。
“那是您站的角度不同:假如您不是站在地球上,而是站在太空另一個星球上,那之,情況就又大不一樣了呢!”少年說。
“說的是呀。”老人昔有聽思,“世上之人看事情就是如此,隻因站的角度不同,往往把一個事物看得天差地別。還以為自己受了它們的欺騙,實際上,錯在我們自己呀。”
和人相處,如果總是在強調差異。你們就不會相處融洽,強凋差異會使人與人之間距離越來越遠,最終走向衝突:如果把注意力放在別人和自己的共同點上,與人相處就會容易一些,我們和難纏的人有衝突,我們和明友就會有衝突,差別在於和朋友間的衝突會因彼此共同的立場觀點而緩和,而和難纏人物的衝突就不易找出共同點來。
要汜住,誰也不會去和跟自己作對的人合作。
尊重這些差異的關鍵是要意識到,所有人看待世界都不是客觀地去看,而是主觀地去看。
真正的聰明人對他人是極為謙恭與尊敬的,承認個人感知的局限性,並珍視通過與他人的心靈與思想相互作用所能獲得的、豐富的聰明才智。
《易經》中還強凋,異中求同必須采用正當的手段,最忌諱的就是猜忌,因此,一定要注意包容。
《睽》卦中的《象?曰:“上火下澤,睽;君子以同而異。”意思是:火在上,水在下,水火相遇象征對立。所以君子應該在求大同的前提下,保留小的差別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