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名及卦辭簡釋”
上卦坤為地,下卦震為雷。雷在地下震響:一陽在下,五陰在上:陽氣必上升至天,即回複生機之象。從整個卦象上來看,宛如一派春雷滾動、陽氣微生、大地回春的景象。陽氣微動自下向上、自內向外漸長,順暢無阻:一陽上行,眾陽隨後接踵而來,陽氣漸長,預示前途和希望。
《易經》以《複》卦象征生命剝落不盡,生生之理不窮,春回大地,生機更發的情狀: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有挫折,百折不撓則有所利。
中國的文人大概是曆史上最倒黴的群體,他們不屬於任何一個階級,卻曆來衝在時代的前列,他們總好像有說不盡的理論,道不明白的真理。他們的知識既被重視過,又時常被忽略,他們有著驚人的執著,卻又常常在不合宜的時候表達出來,這就奠定了他們受挫的基礎。
東晉末期,社會環境混亂汙濁,陶淵明帶著“大濟蒼生”的願望踏人仕途,社會的現實卻不容他的理想、誌向有發展的機會。剛直坦率的性情,使他看不慣官場種種的黑暗現實,卻又希望能夠發展自己的才能,二者相互矛盾,以致陷入了無盡的痛苦之中。
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沉淪,相反,他在對現實的渴望和苦悶中掙紮著,在努力維持最低水平的生活的勞動中掙紮著,這使他對於社會有了深刻的反思,創作出一座理想王國“桃花源”,來表達自己對黑暗現實的痛恨和反抗,也因而取得了一定的文學成就。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曆史文化中,這樣的例子實在是不勝枚舉:司馬遷寫《史記》,曹雪芹寫《紅樓夢》,劉永寫市井詩詞……等等,大多數文人能夠在受挫之後能夠奮勇前進,積極向上,麵對挫折,愈挫愈勇,百折不撓,最終在文學史上留下自己光輝的一頁。韓非天生口吃,自知沒有辦法說出動人的言語,所以選擇以筆代言,寫成千秋名著《韓非子》;蘇東坡仕途不順,一路顛沛,走出人生低穀寫成“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千百年來安慰了無數迷惘受挫的心靈。
除了杜甫、陶淵明等人,曆史上還有許多人物感動、激動著我們: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
當然,也有一些文人是消沉的,但曆史已將他們淘汰,沉澱的留名的大多是那些曠達而超然的文人,是那些勇往直前的奮鬥者,是那些在黑暗的角落繼續踽踽獨行的文人,隻有他們才不會被曆史長河所洗盡!
麵對挫折,我們更多的是需要冷靜下來整理整理思緒,勇敢地麵對,積極地去解決,而不是膽小怯懦,處處逃避。隻有努力奮鬥,才能迎來希望和光明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