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卦,下坤上艮,坤為地,艮為山,卦象是山在地上?不言山在地上而言山附於地。是說高山經過K久的風雨浸蝕、崩潰、削落,而依附於地麵。上,指居於上位的統治者;下,指下民。居於上位的統治者看到高山崩潰依附於地麵之象,則應懂得位高也可下迭;應該以較寬厚的政策對待下民,居於其上才可安然。
春秋時期齊國國君齊襄公被殺。襄公有兩個兄弟,一個叫公子糾,當時在魯國(都城在今山東曲阜);一個叫公子小白,當時在莒國(都城在今樹東莒縣)。兩個人身邊都有個師傅,公子糾的師傅叫管仲,公子小白的師傅叫鮑叔牙,兩個公子聽到齊襄公被殺的消息,都急著要回齊國爭奪君位。
在公子小白回齊國的路上,管仲早就派好人馬攔截他。管仲拈弓搭箭,對準小白射去,隻見小白大叫一聲,倒在車裏。
管仲以為小白已經死了,就不慌不忙護送公子糾回到齊國去;不料,公子小白是詐死,等到公子糾和管仲進入齊國國境,小白和鮑叔牙早巳抄小道搶先回到了國都臨淄,小白當上了齊國國君,即齊桓公。
齊桓公即位以後,即發令要殺公子糾,並把管仲送回齊國辦罪。
管仲被關在囚車裏送到齊國,鮑叔牙立即向齊桓公推薦管仲。
齊桓公氣憤地說:“管仲拿箭射我,要我的命,我還能用他嗎?”
鮑叔牙說:“那時他是公子糾的師父,他用箭射您,正是他對公子糾的忠心。論本領,他比我強得多。主公如果要幹一番大事業,管仲可是個用得著的人。”
齊桓公也是個豁達大度的人,聽了鮑叔牙的話,不但不辦管仲的罪,還立刻任命他為相,讓他管理國政:
管仲幫著齊桓公整頓內政,開發富源,大開鐵礦,多製農具,後來齊國就越來越富強了。
《易經》特別強調氣度和誠懇待人的態度。俗話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領導者在用人方麵一定要有胸懷,有氣度:
領導用人需要雅量,因為你用人的時候,不是看誰跟你有過節,誰跟你關係最好,而是看誰最有能力,誰才是你最需要的人才。古有齊桓公用管仲,李世民用魏征,這些優秀的領導者大膽起用“仇人”,結果“仇人”幫他們締造了盛世江山。
§§第二十四章 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