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36,結轉本期已銷售商品的生產成本。本節有關銷售業務使主營業務成本增加,同時使庫存產品減少,其中共銷售A產品100件,單位成本70元,計7000元;銷售B產品150件,單位成本64元,計9600元,主營業務成本共計16600元。主營業務成本的增加應記入“主營業務成本”賬戶的借方,庫存產品的減少應記入“庫存商品”賬戶的貸方。這個事項應作會計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16600
貸:庫存商品16600
7.3 營業稅金及附加稅費核算過程借貸記賬法的應用
企業在銷售過程中實現了商品的銷售,在確認了商品銷售收入後應當向國家繳納各種流轉稅金及附加稅費。目前,製造業企業的流轉稅金及附加稅費主要包括增值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等。其中增值稅已在前麵有關章節做了介紹,本節主要介紹消費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核算中借貸記賬法的應用。
消費稅是國家對生產並且銷售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在銷售消費品時征收的一種稅。消費稅按照銷售消費品所確認的銷售額和規定的稅率計算應納稅額。計算公式如下:
應繳納消費稅額=銷售額×稅率
為了加強城市的維護建設,擴大和穩定城市維護建設資金的來源,國家開征了城市維護建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以企業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稅額為計稅依據。計算公式如下:
應納城建稅額=(當期增值稅應交額+當期消費稅應交額+當期營業稅應交額)×城建稅適用稅率
教育費附加是國家為了支持教育事業開征的一種費用。教育費附加的計費依據與城建稅同樣,隻是比例不同。
以上向國家繳納的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等主要通過“營業稅金及附加”賬戶來進行核算。該賬戶屬於損益類賬戶,借方反映本期應交的消費稅、城建稅附加、教育費附加等;月終轉入“本年利潤”賬戶時在貸方。該賬戶結轉後無餘額。
例37,企業銷售應稅消費品C,該產品價格660元,共計價款66000元。增值稅率17%,應收銷項稅款11220元。貨款和銷項稅款已存入銀行。
企業銷售產品收到貨款,使銀行存款、主營業務收入和應交稅費同時增加。銀行存款的增加應記入“銀行存款”賬戶的借方;主營業務收入和應交稅費的增加應分別記入“主營業務收入”和“應交稅費”賬戶的貸方。該項交易的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77220
貸:主營業務收入66000
應交稅費11220
同時,結轉銷售成本30000元(包括第7項業務的銷售C產品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30000
貸:庫存商品30000
同時,由於C產品是消費稅條例規定的消費品,按消費稅條例規定,要向國家繳納消費稅。本例假設C產品銷售應交消費稅為1980元。向國家繳納消費稅使得企業營業稅金及附加和應交稅費同時增加。營業稅金及附加的增加應記入“營業稅金及附加”賬戶的借方;應交稅費的增加應記入“應交稅費”賬戶的貸方。該事項的會計分錄為: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1980
貸: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1980
待用銀行存款繳納消費稅時再作會計分錄:
借: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
貸:銀行存款
例38,月末計算應交城建稅稅額,本期應交城建稅1233.40元。
向國家繳納城建稅使得企業營業稅金及附加和應交稅費同時增加。營業稅金及附加的增加應記入“營業稅金及附加”賬戶的借方;應交稅費的增加應記入“應交稅費”賬戶的貸方。該事項的會計分錄為: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1233.40
貸:應交稅費—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1233.40
例39,月末計算教育費附加,本期應交教育費附加528.60元。
向國家繳納教育費附加使得企業營業稅金及附加和應交稅費同時增加。營業稅金及附加的增加應記入“營業稅金及附加”賬戶的借方;應交稅費的增加應記入“應交稅費”賬戶的貸方。該事項的會計分錄為: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528.60
貸:應交稅費——應交教育費附加528.60
在本章中,前述材料采購過程發生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為7820元,本節商品銷售過程發生的增值稅銷項稅額為23460元,因此,本月企業應繳納增值稅額為15640元。
7.4 期間費用歸集過程借貸記賬法的應用
企業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管理費用,為籌集資金而發生的財務費用以及為銷售產品所發生的銷售費用,由於與產品的生產不具有直接關係,因而,不計入產品的製造成本,而屬於期間費用。期間費用是在某一會計期間發生、由該期收入全部進行補償的費用。在前麵的交易或者事項中,已將本期發生的期間費用分別反映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賬戶的借方。月終,將各項期間費用進行歸集,然後結轉入本期損益。期間費用賬戶期末無餘額。
8.1 利潤形成過程借貸記賬法的應用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將一定時期內存
在因果關係的收入與成本和費用進行配比,若收入大於與其配比的成本和費用,差額為企業獲得的利潤;若收入小於與其配比的成本和費用,其差額則為企業發生的虧損。企業利潤既有通過生產經營活動而獲得的,也有通過投資活動而獲得的,與生產經營活動無直接關係的營業外收支淨額也影響企業的經營成果。按照我國有關會計規範規定,利潤總額由收入減去成本和費用後的淨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構成。淨利潤是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費用後的餘額。
營業外收入是構成企業利得的一個主要內容,它是指除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以外的各項非經營性收入,包括罰款收入、固定資產盤盈、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教育費附加返還款等。為了對營業外收入進行專門核算,企業要設置“營業外收入”賬戶。該賬戶屬於損益類賬戶,貸方反映本期發生的各項營業外收入;借方反映期末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的金額。該賬戶結轉後無餘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