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借貸記賬法在製造業企業(4)(1 / 3)

營業外支出是構成企業損失的一個主要內容,它是指除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以外的各項非經營性支出,包括罰款支出、固定資產盈虧、非常損失、捐贈支出等。為了對營業外支出進行專門核算,企業應設置“營業外支出”賬戶。該賬戶屬於損益類賬戶,借方反映本期發生的各項營業外支出;貸方反映期末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的金額。該賬戶結轉後無餘額。

例40,因債權公司破產,企業將無法歸還的應付款項4500元轉入營業外收入。

由於應付賬款無法支付,這個事項使企業負債減少,同時營業外收入增加。應付賬款的減少應記入“應付賬款”賬戶的借方;營業外收入增加應記入“營業外收入”賬戶的貸方。該事項應作會計分錄:

借:應付賬款4500

貸:營業外收入4500

例41,以現金800元支付延期供貨的罰款。

這個事項使企業的營業外支出增加,同時,庫存現金減少。營業外支出增加應記入“營業外支出”賬戶的借方;庫存現金的減少應記入“庫存現金”賬戶的貸方。該事項應作會計分錄:

借:營業外支出800

貸:庫存現金800

例42,盤盈固定資產一台,價值20000元。

這個事項使企業的固定資產增加,同時,營業外收入增加。固定資產的增加應記入“固定資產”賬戶的借方;營業外收入的增加應記入“營業外收入”賬戶的貸方。該事項應作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20000

貸:營業外收入20000

所得稅是指企業應計入當期損益的所得稅費用。企業在實現利潤之後,應按稅法規定計算並繳納企業所得稅。從本期實現的利潤中減去應繳納的所得稅後的餘額,即為企業的淨利潤。

“所得稅費用”屬於損益類賬戶,核算企業本期應向國家繳納的所得稅費用。該賬戶的借方反映按應納稅所得額和所得稅稅率計算的所得稅費用;貸方反映期末結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的所得稅費用。該賬戶結轉後無餘額。

例43,假定企業本期利潤總額與應納稅所得額相等,根據本月實現的利潤總額,按適用的25%所得稅稅率計算企業應繳納的所得稅為22559.50元。

企業計算出所得稅,使企業的所得稅費用增加,同時,企業對國家的負債增加。所得稅的增加應記入“所得稅費用”賬戶的借方;應交所得稅的增加應記入“應交稅費”賬戶的貸方。該事項的會計分錄為:

借:所得稅費用22559.5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22559.50

總結以上影響利潤構成的主要因素及其關係如下: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管理費用±投資收益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淨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根據以上各賬戶的本期發生額合計數,計算本期實現的淨利潤過程如下:

營業利潤=138000-46600-3742-3420-600-18030

+930=66538(元)

利潤總額=66538+24500-800=90238(元)

淨利潤90238-22559.50=67678.50(元)

例44,期末結轉各損益類賬戶。

期末,要將各損益類賬戶本期發生額結轉入“本年利潤”賬戶。“本年利潤”賬戶是核算企業實現的利潤或發生的虧損的賬戶。該賬戶屬於所有者權益類賬戶,貸方反映會計期末自各收入類賬戶轉入的各項收入;借方反映會計期末自各成本和費用類賬戶轉入的各項成本和費用。期末若為貸方餘額即為本期實現的利潤,若為借方餘額則為本期發生的虧損。年末,應將本期實現的利潤總額或發生的虧損總額全部轉入“利潤分配”賬戶。結轉後該賬戶無餘額。本例期末結轉各損益類賬戶的會計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收入138000

營業外收入24500

投資收益930

貸:本年利潤163430

借:本年利潤95751.50

貸:主營業務成本46600

營業稅金及附加3742

管理費用18030

財務費用600

銷售費用3420

營業外支出800

所得稅費用22559.50

8.2 利潤分配過程借貸記賬法的應用

企業實現的淨利潤應當進行分配。按照我國相關法律規定,企業可供分配的利潤按下列順序分配:

(1)支付被沒收的財物損失,各項稅收滯納金和罰款;

(2)彌補以前年度發生的虧損;

(3)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法定盈餘公積金用於彌補虧損,或轉增資本等;

(4)向投資者分配利潤。企業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潤,可以並入本年度向投資者分配。

需要注意的是,企業以前年度虧損未彌補完,不得提取盈餘公積金;在提取公積金以前,不得向投資者分配利潤。

為了反映企業的利潤分配過程及結果,需要設置“利潤分配”、“盈餘公積”、“應付利潤”(或應付股利)等賬戶。

“利潤分配”屬於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用來核算企業一定時期內淨利潤的分配或虧損的彌補,以及曆年結存的未分配利潤(或未彌補虧損)情況的賬戶。該賬戶的貸方反映從“本年利潤”賬戶轉入的本期實現的淨利潤額;借方反映企業本期已分配的利潤;貸方發生額與借方發生額相抵後,如為貸方餘額,即為本期的未分配利潤;如為借方餘額,即為本期發生的虧損。由於該賬戶的餘額為連續核算,所以期末“利潤分配”賬戶的貸方餘額反映曆年累計的末分配利潤,借方餘額則反映曆年累計的未彌補虧損。“利潤分配”賬戶可根據利潤分配的去向設置“提取法定盈餘公積”、“應付投資利潤”、“未分配利潤”等明細賬戶進行明細核算。

“盈餘公積”屬於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用來核算企業從稅後利潤中提取的盈餘公積金的增減變動情況的賬戶。其貸方反映提取的盈餘公積金即盈餘公積金的增加;借方反映實際使用的盈餘公積金即盈餘公積金的減少;期末餘額在貸方,反映期末結餘的盈餘公積金。

“應付利潤”(或應付股利)屬於負債類賬戶,用來核算企業按照董事會或股東大會決議應分配給投資人的現金利潤,以及以現金實際支付情況的賬戶。企業決定向投資人分配的現金利潤在貸方;實際支付給投資人現金利潤時在借方;期末餘額在貸方,反映尚未支付給投資人的現金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