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人生資本之財富口才篇(6)(2 / 3)

二戰結束後,英國首相丘吉爾到美國訪問,當記者問他對美國的印象時,丘吉爾說了句“報紙太厚,廁紙太薄”,引得記者們哄堂大笑。但笑過之後,人們才發現丘吉爾語言的尖刻。

諷刺是幽默語言的一個特點,也是幽默語言的一個功能。在辯論中利用幽默語言,諷刺一些人的無知及其違反情理的言行,揭露惡人的醜陋行徑,就能達到鞭撻社會生活中一些謬誤和醜惡行為的目的。口才就是領導力

曾幾何時,我們見到平日縱橫捭闔、趾高氣揚的商界“領袖”們一站到講台上便語無倫次,在聚光燈的照射下汗如雨下;席間觥籌交錯之際不知所雲,隻能幹陪笑臉以“葷”段子解悶,這種“領袖”縱使家財億萬,又有幾人能對其真正心服?在員工眼中,講台上大呼小叫的隻不過是個暴發戶而已,沒給予半點尊敬。

相反,我們也看到,牛根生可以麵對挑剔的北大學子侃侃而談企業經營之道;張瑞敏可以在海爾因進軍國際而飽受非議之際一語定乾坤;史玉柱可以以遠遜於當年的資源說服段永基收購健特。——我們與這些商界領袖差別在哪裏?

我們還可以看到,現代企業誕生100年來,人們不斷地追逐著成功領導者的步伐,模仿著他們經典的理論和言行。對於鬆下幸之助而言,計劃是領導力;對於韋爾奇,“蘿卜加大棒”的手腕是領導力。這些東西表麵看起來並不是深不可測,也不難模仿,但為什麼同時代僅有那麼一兩位管理大師?那是因為我們所模仿的僅僅是這些大師的技巧,而冰山下麵的東西被很多人忽略掉了。你與商界領袖的差距不是學曆,不是魄力,不是財力,而是領袖人物的公眾影響力。任何高明的管理技巧都是以高超的表達和溝通能力為前提的。口才,才是核心的領導力。自克林頓提出“口才就是領導力”以來,美國政界和企業界領導人開始接受這樣一門課程訓練:《商界領袖口才藝術》,超過80%的參訓者感受到了奇跡。

其實,道理並不複雜。舉個淺顯的例子:人們聽某位領導講話時,如果領導照本宣科,按秘書寫的講稿一念到底,甚至連念都念不順溜,那麼,人們肯定會對這位領導的能力產生懷疑,感覺他沒有真才實學、不怎麼的。這樣的話,即使講話中有些不錯的內容,也不會有多少吸引力和感染力。相反,如果領導講得具體生動,自然會引起聽眾的注意和興趣,而且會使人們感覺到這位領導幹部智能不凡,頗有才幹,值得尊敬和信賴。

卡耐基曾作過一個調查,即讓人們說說希望從口才演講訓練課中獲得什麼。調查的結果令人吃驚,大多數人的中心願望與基本需要都是基本一樣的,他們是這樣回答的:“當人們要我站起來講話時,我覺得很不自在,很害怕,使我不能清晰地思考,不能集中精力,不知道自己要說的是什麼。所以,我想獲得自信,能泰然自若,當眾站起來並能隨心所欲地思考,能依邏輯次序歸納自己的思想,在公共場所或社交人士的麵前侃侃而談,富有哲理且又讓人信服。”普通人姑且不論,經常在各大電視傳媒上亮相的“領導”們,要麼麵無表情地背誦或朗讀秘書事先寫好的稿件,要麼口齒含混、語無倫次,能做到麵對眾人關注尚能侃侃而談又有幾人?如此溝通能力和公眾形象又怎能使他人心服口服?其領導力又何從談起?

不管一個人生性多麼聰穎,接受過多麼高的教育,擁有多麼雄厚的資產,如果無法得體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仍舊一無是處。

在當今的商界,執行成為眾多企業家關注的重點,但你有否想過,擁有良好口才的企業家,其所在企業的執行力也就相對較高。為什麼?因為他能準確向下級傳遞信息並且說服員工朝自己的既定目標努力;而一講話就語無倫次的人雖有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但卻是“茶壺煮餃子——倒不出來”,僅僅依靠行政命令,又怎麼能激勵員工,執行又從何說起?

良好的口才是在努力成為一個領導或在實施領導行為的過程中,更恰當、更合理地向公眾宣揚自己的主張,從而達到說服人的目的。這一點在政治領域也尤為突出。

美國前總統裏根決定恢複生產新式的B-1轟炸機時,曾引起了許多美國人的反對。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他麵對一幫反對他這一決定的人說道:“我怎麼不知道B-1是一種飛機呢?我隻知道B-1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維生素。我想,我們的武裝部隊也一定需要這種不可缺少的東西。”這個形象貼切的雙關語,使他最終說服了眾多的反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