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人生資本之品德知識篇(7)(2 / 2)

像高爾基這樣在“社會大學”的“無字之書”中獲益匪淺的成功者還有許多。

托爾斯泰在基輔公路上散步時,每當他遇到熟識或者不熟識的農民,就主動與他們進行攀談,並時時在小本子上記下些什麼,因此,托爾斯泰就把這條公路稱作他的“大學”。

達爾文對在劍橋大學所學的專業“神學”毫無興趣。於是,他除了聽生物課以外,就參加科學考察的活動,向社會上的教師、農夫、工人學習。

達爾文說:“我認為,我所學到的任何有價值的知識都是在自學中得來的。”

雖然,達爾文同時上了兩所大學,但是,“社會大學”給他的知識要比劍橋大學給他的知識多。

你要想讀好“無字之書”,就必須腳踏實地,有深入調查及求實的精神。這種精神,不但可以幫你糾正“有字之書”之中的錯誤,掌握真正的知識,而且能學以致用賜予你新的知識。

能讀懂“無字之書”者不簡單,正因為“無字”,所以不為人注意,甚至是明擺著,人們也因為司空見慣了,不能從中獲得任何知識。所以,讀“無字之書”,必須別具慧眼,“步步留心,時時在意”。

在人類漫長的發展史上,有很多科學上的發明,藝術上的創造,科學真理的發現,往往是由於“有心人”受到實際生活中某些事例的啟示,引發了某些聯想,進而對其進行深入的鑽研,最後才得以揭開奧秘。

譬如著名京劇藝術家蓋叫天就曾經從石獅子的雄健體態中受到了啟發,繼而琢磨後,提煉出了舞台上既矯健而又英武的身段;他從香煙的嫋嫋飄動中,產生藝術的聯想,並演化出了嫵媚的舞姿。

隻有那些有心人,才能以敏銳的觀察力,在平凡之中見其奇特之處,並對其加以捕捉,觸類旁通,窺知奧秘。

那些不願意付出心血,對生活漫不經心的人,是絕不可能從“無字之書”中獲取知識的。

讀“有字之書”必須上正規大學,而讀“無字之書”則要進“社會大學”。

如果正規大學是一片湖泊,那麼“社會大學”就是大海,永遠沒有畢業之時。

善讀書,而不惟書,把“有字之書”與“無字之書”進行結合,這是獲取更多精神財富成就大事的一條準則。

我們必須知道,平時積累了學識與經驗,在危急關頭我們就有一個最有力的支持者。一個建築師,平時他隻須拿出一半的學識,就足以應付一般的工作,但到了重要關頭時,就非搬出他所有的技巧、學識與經驗全力以赴地應付不可,那時,他所有的資本才會一顯真相。

又如一個商人,平時他盡可不顯身手,隨意經營,但絕不能永遠就此下去,他必須在經營生意的同時,為自己的將來練就更大的本領,以便在日後的生意場上遇到不利之事時搬出來應付。同樣地,一個青年初入社會時,也必須作一番應有的準備,在事業初創時,也許隻需一部分學識便足以應付,但當你的事業漸漸發展起來的時候,就得把所有的學識和經驗都搬出來應用了。

逐步積累起來的學識與經驗,是成就事業的資本,你要儲存這些力量,就必須集中精力、毫不懈怠、積年累月地去做。這樣累積起來的能量,就是無價之寶,所以你務必趁年輕時,把握歲月艱苦學習,否則你將來的“收成”一定十分悲觀。

無論你此時的狀況如何,千萬不要忘記力求上進,你不能將生命中的每一天、一時、一刻隨意消耗在那些沒有意義的事情上。你的學識、經驗、思想絕不能停止進步,如果你確實努力去做了,那麼即使到了經濟失敗、命運不好、工作受阻時,你還能發揮蘊藏在你體內的力量,以求得改變並過上好日子。有了真才實學,就不怕命運險惡不幸、阻撓重重,你無須有大筆財富,世人仍然看重你;經驗、閱曆是身體內蘊藏的財富,是任何人都無法搶走的最大資本。

我們還要注意,不少時候,我們還得必須經曆一些人生的苦難。麵對苦難,我們不須驚懼,不須一味的感傷!其實,自己所經曆的苦難可以說是人生的一筆巨額意外之財。

牛頓是格雷哈姆附近一個地產商的兒子,拉普拉斯則是漢弗勒爾附近的波蒙特奧奇一位貧窮的農民的兒子。盡管在他們的早年生活中有如此不利的困境,這些傑出人物通過發揮他們的天賦,最終取得了堅實和永久的聲譽,這是人世間任何財富也無法買到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