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人生資本之品德知識篇(6)(3 / 3)

有太多的年輕人因為輕視目前所從事的工作,隻知道一味地抱怨,不肯在積極的工作中去學習,最後連自己的一點點才華也被埋沒於普通的工作之中。

威克是一家汽車修理廠的修理工,從進廠的第一天起,他就開始喋喋不休地抱怨,什麼“修理這活太髒了,瞧瞧我身上弄的。”什麼“真累呀,我簡直要討厭死這份工作了。”“憑我的本事,做修理這活太丟人了!”每天,威克都是在抱怨和不滿的心態中度過。他認為自己在受煎熬,在像奴隸一樣出苦力。因此,每時每刻都窺視著師傅的眼神、舉動,稍有空隙,他便偷懶耍滑,應付手中的工作。

幾年過去了,當時與威克一同進廠的三個工友,各自憑著自己的手藝,或另謀高就,或被公司送進大學進修了,獨有威克,仍舊在抱怨聲中,做他蔑視的修理工。

再看一個相反的例子。阿裏曾是美國阿穆爾肥料廠的一名速記員。盡管他的上司和同事均養成了偷懶的惡習,阿裏仍保持認真做事的良好習慣,重視每一項工作。

一天,阿裏的上司讓他替自己編一本阿穆爾先生前往歐洲用的密碼電報書。阿裏不像同事那樣,隨意地編幾張紙完事,而是編成一本小巧的書,用電腦很清楚地打出來,然後又仔細裝訂好。做好之後,上司便交給阿穆爾先生。

“這大概不是你做的。”阿穆爾先生問。

“呃……不……是……”上司顫栗地回答,阿穆爾先生沉默了許久。

過了幾天之後,阿裏代替了以前上司的職位。

如果一個人輕視自己的工作,將它當成低賤的事情,那麼他絕不會尊敬自己。那些輕視自己工作的人,往往是一些被動適應生活的人,他們不願意奮力崛起,努力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對於他們來說,公務員更體麵,更有權威性;他們不喜歡商業和服務業,不喜歡體力勞動,自認為應該活得更加輕鬆,應該有一個更好的職位,工作時間更自由。他們總是固執地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麵更有優勢,會有更廣泛的前途,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工作本身沒有貴賤之分,所有正當合法的工作都是值得尊敬的。隻要你誠實地勞動和創造,沒有人能夠貶低你的價值,關鍵在於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那些隻知道要求高薪,卻不知道自己應承擔責任的人,無論對自己,還是對老板,都是沒有價值的。

不要輕視自己所做的每一項工作,即便是普通的工作,每一件事都值得你去做,值得你全力以赴,盡職盡責,認真地完成。小任務順利完成,有利於你對大任務的成功把握。一步一個腳印地向上攀登,便不會輕易跌落。認真工作你就不會再有勞碌辛苦的感覺,而且獲得老板認可,更順利地成就自己的事業的秘訣,就蘊藏於其中。

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又與他本人的性情才能有著密切的關係。一個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態度的表現,一生的職業,就是他誌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有許多年輕人,常常急功近利,其實我們對任何事,都不應抱過高的奢望,而應該先把學問與經驗一點點地灌入自己的腦中,作為將來成功的資本,須知今日社會所需要的,都是受過良好教育和品學兼優、受過訓練的人。

熱愛自己正從事的工作吧,就像熱愛自己理想的事業一樣。因為你目前的工作,其實也正是你理想事業的一部分,隻有做好了它,你才能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多的技能,才能一步步走向你所渴望的事業。世上很少有年輕時沒打好根基,到後來竟能成就大業的人。那些成功的偉人,他們後來所獲得的美滿果實大都是由於他們事先辛勤撒下了良種。

豐富你的人生閱曆

知識就是力量的口號鼓舞著千千萬萬的人在知識的海洋中不斷地拚搏。知識已從某種意義上成為了財富、地位與能力的象征。但知識並不等於能力。培根在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口號以後,又明確地指出:“各種學問並不把它們本身的用途教給我們,如何應用這些學問乃是學問以外的、學問以上的一種智慧。”這也就是說,有了知識,並不等於就有了與之相應的能力,運用與知識之間還有一個轉化過程,即學以致用的過程。

一個人對於知識的運用,對於世事的洞察理解,除了個人的智慧思維之外,還與他對人生的經驗與閱曆有著直接的關係。古人日:“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是說人要有較多的知識和豐富的閱曆,也是要人們能理論聯係實際,善於利用知識處理各種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