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人生資本之品德知識篇(5)(2 / 3)

知識就是力量。無論薪水多麼微薄,你如果能時時注意去讀一些書籍,去獲取一些有價值的知識,這必將對於你的事業有很大的助益。一個人的知識儲備愈多,才識便愈高,生活就愈充實。

有一個年輕人一直想成功,為此,他做過種種嚐試,但到頭來,都以失敗告終。他非常苦惱,就跑去問他的父親。他父親是一個老船員,他意味深長地對兒子說:“要想有船來,就必須修建自己的碼頭。”兒子聽了這話沉思良久。這之後,他不再四處嚐試,而是靜下心來,好好讀書。後來,他不但上了大學,而且成了令人羨慕的博士後。不少公司經常打電話來,希望他能夠加盟,開出的薪水待遇好得驚人。

人生就是這樣有趣。人生的道路,看起來好像很曲折,但事實並非如此,做人如果能夠做到拋棄浮躁,安定自己的內心世界,努力學習知識,錘煉自己,建立自己博深的知識庫,讓自己的智慧得到最大的發揮,在當今這個時代,就不怕沒有人發現,不需擔心懷才不遇。與其四處找船坐,不如自己修一座碼頭,到時候何愁沒有船來船往。與其到處嚐試瞎闖,不如建立自己的知識庫,利用自己在學識才能上的優勢,站得高看得遠,從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事業目標而奮鬥。你所建立的知識庫越大越深,你的智慧就越能得到發揮,你的能量也就越加深厚,就如修建的碼頭質量越高,吞吐量越大,到你這裏停靠的船隻就會越來越多。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今社會,知識是自己立身的最有分量的資本,“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不斷地充實自己,努力為自己修建一座高質量碼頭。這也是人們常說的知識就是力量,積聚越多,能量越大,隻需善加使用,就能轉化為無限的財富。

馬克思為寫《資本論》,每天到圖書館查閱資料,以致在他的座位下留下了兩個深深的腳印。宋朝詩人陸遊一生酷愛讀書,在他房中,櫃裏裝書,桌上堆書、床上鋪書、他睡覺枕的還是書。他給後人留下了9000多首詩,成為我國著名的愛國詩人。

當然,建立自己的知識庫,相對個人來說,也是一件浩大的工程。它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不時地去汲取知識,這樣日積月累,才能形成適合自己發揮的知識庫。知識工程的理論,認為經由采集、塑形、組合及精煉的過程,可以形成可用的知識。以創意寫作與文章工程為例,從信息收集、加工組合到文體潤飾,可以交互形成有創意性的文章,因此知識形成具有可學習性。

如此,不管我們現在處境如何,如果能時時注意去讀一些書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時獲取一些有價值的知識,這必將對於我們的事業有很大的助益。馬登在《改變千萬人生的一堂課》中這樣寫道:一個前途光明的年輕人隨時隨地都注意磨練自己的工作能力,任何事情都想比別人做得更好。對於一切接觸到的事物,他都細心地觀察、研究,對重要的東西務必弄得一清二楚。他也隨時隨地把握機會來學習,珍惜與自己前途有關的一切學習機會,對他來說,積累知識比積累金錢更要緊。他隨時隨地注意學習做事的方法和為人處世的技巧,有些極小的事情,也認為有學好的必要,對於任何做事的方法都仔細揣摩、探求其中的訣竅。如果他把所有的事情都學會了,他所獲得的內在財富要比有限的薪水高出無數倍。

如果你真有上進的誌向,真的渴望造就自己、決心充實自己,必須認識到,無論何時、無論什麼人都可能增加你的知識和經驗。假如你有誌於出版業,那麼一名普通的印刷工會幫助你了解書籍裝幀的知識;假如你熱衷於機械發明,那麼一名修理工的經驗也會對你有所啟發。

我們常聽到別人抱怨薪水太低、運氣不好、懷才不遇,卻不知道其實處身於一所可以求得知識、積累經驗的大校園裏。今後一切可能的成功,都要看他們今日學習的態度和效率。無論目前職位多麼低微,汲取新的、有價值的知識,將對你的事業大有裨益。

有這麼一類人:在商店裏工作多年,隻會按顧客的要求拿東西,對商業一竅不通。他隻是在掙錢糊口,不思考,不關心商品的特點和顧客的需求,如果他不被淘汰的話,隻能當一輩子售貨員。

而有一些商店裏的學徒和公司裏的小職員,盡管薪水微薄,但他們工作卻很刻苦,尤其可貴的是,他們能乘著空閑的時候,如晚上和周末時間,到補習學校裏去讀書,或是自己買了書來自修,以增進他們的知識,為了他們日後的工作晉升或開創自己的一番事業。那些精明強幹、善於思考的年輕人,能在短時間內發現一個行業的秘密,時機一旦成熟,就能獨當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