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瑪塞爾德聽從了父親的指導,果真有了很好的收獲。一年之後,她與一位名叫羅伯特·赫裏斯切爾的威尼斯商人結了婚。
真實的品格乃靈性之特質——智力與天資並非品格,因為許多品格惡劣的人,往往也賦有這些特質。名譽也不是品格。真實的品格,乃是靈性之特質,是在行為上表現出來的。良好的品格是比金銀更有價值的一種資產。它不會為恐慌或失敗而影響其安全。當俗世的財物都被掃除一空時,它必帶來豐盛的賞賜。正直、堅忍與恒心乃為眾人所應當懇切追求去培養的特質;因具有這一切的人將獲得一種無法抗禦的能力——堅強行善、堅強抵擋罪惡,和堅強忍受患難的能力。
迷人的品格是一項資產。這種東西不是你所能乞討、偷竊或買來的,你隻能逐步培養,而且用你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把它建立起來,此外別無他法。經由自我暗示的協助,任何人都可以建立起一種良好的的品格,不管他過去的曆史如何。
正直是最好的品格
培根曾這樣說過:即使那些行為並不坦白正直的人也會承認坦白正直地待人是人性的光榮,而真假相混則猶如金銀幣中雜以合金一樣,也許可以使那金銀用起來方便一點,但是把它們的品質卻弄賤了。
在一家大醫院的手術室裏,一位年輕的護士第一次擔任責任護士。“大夫,你已經取出了十一塊紗布,”她對外科大夫說,“我們用的是十二塊。”
“我已經都取出來了,”醫生斷言道,“我們現在就開始縫合傷口。”
“不行。”護士抗議說,“我們用了十二塊。”
“由我負責好了!”外科大夫嚴厲地說,“縫合。”
“你不能這樣做!”護士激烈地喊道,“你要為病人想想!”
大夫微微一笑,舉起他的手讓護士看了看這第十二塊紗布,“你是合格的護士。”他說道。他是在考驗她。
在現代工業社會中,那些前途遠大的人所麵臨的競爭是嚴峻的。一年接一年,領導者苦心研究年輕人在學校裏的成績,審查他們的申請,為符合理想的人們提供特殊的發展空間。然而,他們實際上尋求的是什麼呢?大腦?精力?實際能力?無疑,這一切都是必需的。但這些隻能使一個人獲得某種程度的成功,如果他要攀上高峰,擔當起指揮決策的重任,那麼還有一條因素是必不可少的。有了它,一個人的能量可以發揮出雙倍甚至數倍的效力。這一奇跡般的品格就是:正直。
看看人們對正直的評價吧:“正直是一生之寶”(朝鮮);“正直才能持久”(德國);“正直的人就是有見識的人”(英國);“我們的奮鬥目標,不是長壽,而是活得正直”(塞內加爾)……雨果說:“做一個聖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個正直的人,那卻是為人的正軌。”在任何一個時代,成功人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把正直作為自己終身追求的內在品質。
富蘭克林能獲得眾多的支持者,這跟他的正直有很大的關係。做事公正,盡自己的義務,致力於公益事業,說話做事以誠待人,這一切為富蘭克林贏得了極大的聲譽與支持。
在富蘭克林的自傳中,他寫道:“我越來越相信,正直是人與人在交往中獲得幸福的最重要的東西。”富蘭克林經常用妙不可言的例子,教導他人成功地處理人際關係。他曾說:“說服人的惟一妙方,是先投其所好,然後再改變他的想法,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始終要堅持公正的原則。”許多人無法窺知其中奧妙,一味以自己所好,強施於人,處處以個人利益為前提,不思投桃報李,最終往往以失敗告終。
有人將正直看作是經濟成功的第一要素。為什麼正直對一個真正的一個經濟成功者或者所有的事業成功者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大家想想,一個人想獲得大成功,是不是必須要有人跟他走?靠個人單槍匹馬是不可能的。所有的成大事者,他一定是有一個團隊。那人們為什麼會跟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