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這個時代,下屬是不會盲目跟隨某人,一個人也不可能與任何機構永遠拴在一起。最難得的人才就是有辦法領導一群集體從事創造的人,在這種情況下,欲成大事者最重要的素質就是正直。在采用新領導方式的所有原則中,正直是絕對不能妥協的一個原則,正直必須是團隊文化賴以建立的磐石。
在教育培訓行業中,一個學員曾有8個老師,4個老師是有私家飛機的;他們是真正的億萬富翁。他分別問過其中的3個老師:“我這一輩子怎樣才能像你們這樣富有,把生意做得非常大,並且非常穩定呢?”非常有意思的是,3位老師所給的指導都是同樣一句話——永遠做正直的人,永遠做正確的事。他說你如果想成功就一定要做正直的人,要做正確的事。
這位學員開始不明白,特別是當他的第一個老師告訴他這個人生哲理的時候,他說:“哎呀,老師就是老師。”老師的最大的特點就是,自己辦了壞事也一定要教給孩子和學生辦好事,因為這是他們的職責,隻不過就是說說而已,這就是我們說的唱高調。當他問第二個老師的時候,他的態度更加真誠,那天早上他送老師回美國,在機場,他們吃早餐的時候,學員說,“您馬上就要走了,我不知道我一生還能見您幾次,請您告訴我,我想把生意做大,最根本的是什麼?”老師說,“你記住,永遠做正確的事,永遠做正直的人。”當他的第三個老師也告訴他要做正確的事做正直的人的時候,他不得不認真地去思考,他們為什麼在不同的三個場合,給我的回答都是一樣的。隨著這位學員的業務的增大,他的團隊的增大,他開始懂得他們說的確實是一個真理。所有的成功者他一定要有一個龐大的團隊,人們為什麼跟隨你?就是因為他們信任你。人們隻有信任你,他才會跟隨你。人們之所以信任你,而不信任別人,就是因為你正直。你如果不正直他就不會有安全感。
正直是領導者必備的品質。每個領導都需要跟隨者,跟隨是一種信任行為,也就是對領導者有信心。而正直就具有這麼一種力量,它能贏得他人的信任。在發生競爭或衝突時,它能讓領導者動員機構的、政治的、心理的,以及其他的資源,從而喚起吸引,並滿足跟隨者的動機。當跟隨者的動機得到滿足時,就有了領導。
對於企業管理來說,一個人如果缺乏正直的人格,不但今天不能在管理階層上立足,將來也更無可能。管理階層內部的觀點,與影視作品中所描述的觀點大相徑庭。大眾傳播媒介常把企業領導描述成奸詐、自私,為了賺錢而置環境汙染於不顧。當然,確實有些人不正直,不誠實,但這種人隻占少數。
正直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使人具有道德感並且遵從自己的良知。馬丁·路德是16世紀德國宗教改革運動的發起者,他在被判死刑時對他的敵人說:“做任何違背良知的事,既談不上安全穩妥,也談不上謹慎明智。我堅持自己的立場;上帝會幫助我,我不能做其他的選擇。”
正直的人具備冒險的勇氣和力量,他們歡迎生活的挑戰,絕不會苟且偷安,畏縮不前。一個正直的人是有把握,並能相信自己的——因為他沒有理由不信任自己。
正直能給人帶來崇高的名譽。偉大的弗蘭克·勞埃德·賴特曾經對美國建築學院的師生們發表講話,他說:“這種名譽指的是什麼呢?那好,什麼是一塊磚頭的名譽呢?那就是一塊實實在在的磚頭;什麼是一塊板材的名譽呢?那就是一塊地地道道的、名副其實的板材;什麼是人的名譽呢?這就是要做一個正直的人。”賴特恰恰如此,他不愧為一個忠實於自己做人標準的人。
正直能使人胸懷坦蕩。正直的人都是抗震的,他們似乎有一種內在的平靜,使他們能夠經受住挫折甚至是不公平的待遇。亞伯拉罕·林肯在1858年參加參議院競選活動時,他的朋友警告他不要發表某一次演講。林肯的回答是:“如果命裏注定我會因為這次演講而落選的話,那麼就讓我伴隨著真理落選吧!”他是坦然的。他確實落了選,但是兩年之後,他擔任了美國的總統。
正直還能給一個人帶來許多益處:愛情、友誼、支持、信任、欽佩和尊重。人類之所以充滿希望,其原因之一就在於人們似乎對正直具有一種近於本能的識別能力——而且不可抗拒地被它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