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的力量
鬧鍾響了,又是一個星期天的早晨。比爾本來可以好好睡一個懶覺,但是有一種強烈的罪惡感驅使他起身去教堂做禮拜。比爾洗漱完畢,收拾整齊,匆匆忙忙趕往教堂。禮拜剛剛開始,比爾在一個靠邊的位子上悄悄坐下。牧師開始祈禱了,比爾剛要低頭閉上眼睛,卻看到鄰座先生的鞋子輕輕碰了一下他的鞋子,比爾輕輕地歎了一口氣。他想:鄰座先生那邊有足夠的空間,為什麼我們的鞋子要碰在一起呢?這讓他感到不安,但鄰座先生似乎一點兒也沒有感覺到。
祈禱開始了:“我們的父……”牧師剛開了頭。比爾忍不住又想:這個人真不自覺,鞋子又髒又舊,鞋幫上還有一個破洞。牧師在繼續祈禱著,“謝謝你的祝福!”鄰座先生悄悄地說了一聲:“阿門!”比爾盡力想集中心思禱告,但思緒忍不住又回到了那雙鞋子上。他想:難道我們上教堂時不應該以最好的麵貌出現嗎?他掃了一眼地板上鄰座先生的鞋子想,鄰座的這位先生肯定不是這樣。
禱告結束了,唱起了讚美詩,鄰座先生很自豪地高聲歌唱,還情不自禁地高舉雙手。比爾想,主在天上肯定能聽到他的聲音。布施時,比爾鄭重地放進了自己的支票。鄰座先生把手伸到口袋裏,摸了半天才摸出了幾個硬幣,“丁當當”放進了盤子裏。牧師的禱告詞深深地觸動著比爾,鄰座先生顯然也同樣被感動了,因為比爾看見淚水從他的臉上流了下來。禮拜結束後,大家像平常一樣歡迎新朋友,以讓他們感到溫暖。比爾心裏有一種要認識鄰座先生的衝動。他轉過身子握住了鄰座先生的手。
鄰座的先生是一個上了年紀的黑人,頭發很亂,但比爾還是謝謝他來到教堂。鄰座的先生激動得熱淚盈眶,咧開嘴笑著說:“我叫肯特,很高興認識你,我的朋友。”鄰座先生擦擦眼睛繼續說道:“我來這裏已經有幾個月了,你是第一個和我打招呼的人。我知道,我看起來與別人格格不入,但我總是盡量以最好的形象出現在這裏。星期天一大早我就起來了,先是擦幹淨鞋子、打上油,然後走了很遠的路,等我到這裏的時候鞋子已經又髒又破了。”比爾忍不住一陣心酸,強咽下了眼淚。鄰座先生接著又向比爾道歉說:“我坐得離你太近了。當你到這裏時,我知道我應該先看你一眼,再問候你一句。但是我想,當我們的鞋子相碰時,也許我們就可以心靈相通了。”比爾一時覺得再說什麼都顯得蒼白無力,就靜了一會兒才說:“是的,你的鞋子觸動了我的心。在一定程度上,你也叫我知道,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內心,不是外表。”還有一半話比爾沒有說出來,這位老黑人是怎麼也不會想到的。比爾從心底深深地感激他那雙又髒又舊的鞋子,是它深深觸動了自己的靈魂。
在這個世界上,隻有一件東西能夠給予一個人真正而持久的力量,那就是一個人的內心品格。英國泰晤士報曾這樣評價品格的力量:“品格,使一個人的魄力得以展現,使一個人的道德影響得以產生;是一個人征服他人的武器,是一個人崇高地位的基礎。”
品格是一個人真正的本質。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人,先做一個品格高尚的人吧。品格是哲學家的煉金石,擁有它的人,可以把生活中所有普通金礦煉成純金。如果沒有品格,你就什麼也沒有,可能隻是些肌肉、骨頭及毛發的組合而已,算算價值,恐怕不到50美元。莊稼乃是所撒種子的繁殖。我們所養成的各種品性也是如此。自私、自利、自負和任性,都必生出同樣的惡果,結局乃是困苦和滅亡。
品格比外表的炫耀更重要。漂亮的容顏很容易消逝,而美好的品格則會令人更加賞心悅目。對此,奧地利精神分析專家弗洛伊德就曾教導過他的女兒。1908年,弗洛伊德21歲的大女兒瑪塞爾德患上了慢性病。瑪塞爾德身體比較胖,再加上長期遭受疾病的折磨,心情沮喪的她開始對自己未來的婚姻感到絕望。瑪塞爾德在奧地利的鄉下休養期間,她的父親在信中耐心地教導她:
“我對你的前景充滿信心,這主要是因為在我看來,你是一位很有魅力的姑娘,而且我深深知道,在現實生活中,一個姑娘的命運並不是由外表漂亮所決定的,起決定作用的是她的素質與品格。你的鏡子會告訴你,你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好姑娘;而你的記憶將向你證實,你曾想方設法地在人群中撒播尊重與同情的種子。因此,我對你的未來十分樂觀,你也應當對自己的未來十分樂觀。你是我可愛的女兒,我為有你這樣的女兒深感自豪。我年輕的時候,也曾經有過類似的苦惱與消沉。那時候,我總覺得自己將來找不到理想的伴侶,美滿的婚姻對我來說隻是一種奢望。但後來,那種奢望變成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