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加木留下紙條,往東去了!
彭加木,穿著一身藍色勞動布的工作服,戴著白色遮陽帽,眼鏡片上貼著藍濾色片(從電視機濾色片上剪下,腳穿一雙42碼的翻皮半高統工作鞋。
他隨身背著一個鋁水壺,裝有兩公斤水。胸前像雙輪老太婆似的,交叉背著水壺和照相機。
他平時外出考察總是帶著兩隻照相機,一隻拍彩色,一隻拍黑白。這次,大約他不打算走遠,隻帶了一隻海鷗牌照相機。他還背著一個可背可拎的灰色人造革包,包裏有一隻羅盤,一枝鋼筆式手電筒,一柄地質錘,一把護身匕首,一本隨時作記錄用的藍色硬麵筆記本,扉頁上題著“羅布泊窪地科學考察記錄本”11個字,一小包糖果,這個人造革包,他總是隨身帶著的。
據說,在人造革包裏還有一隻嶄新的打火機。彭加木並不抽煙,這隻打火機是他不久前在附近駐軍基地的商店裏買的。當別人問他為什麼買打火機,他笑了笑道:“在野外,用得著……”
彭加木往東去了,往東找水井去了。
彭加木充滿自信地邁開雙腳,他確信東邊會有水。
彭加木走了,走了,走了。
在這一次出發考察前,人們曾提醒過他:“當心,戈壁灘上常死人!”
彭加木搖頭答道:“我就不信,戈壁灘上會死人?”
從此,人們再也沒有見到他。
為了尋找水井,他獨自往東,失蹤了!
找到彭加木遺棄的糖果紙
在彭加木出走之後,考察隊員們等了一會兒,看他是否會馬上回來。
這時,據馬仁文記錄:地表溫度為64℃,氣溫為52℃,帳篷內溫度為44℃。
等了一會兒,不見彭先生回來。於是他們開始一邊燒開水,一邊等待彭加木。在沙漠裏外出之前,必須往水壺裏灌滿水。隊員們燒好水,裝進水壺。
據馬仁文記錄,從下午三時起,庫木庫都克刮起了大風,漫天黃沙。
到了下午四時,仍不見彭加木回來,考察隊員們開始冒著風沙尋找彭加木。他們開著越野車,開始往東尋找彭加木。
越野車開了一公裏多,考察隊員發現一行腳印,認定是彭加木的腳印。於是,沿著腳印繼續尋找。
彭加木留下的腳印在六公裏左右的沙包上,依然清楚地看見彭加木腳印。
考察隊員繼續開車向前,往東開了十幾公裏。天漸漸黑下來,考察隊員們看不清楚地麵,無可奈何,隻得返回庫木庫都克宿營地。
9時30分,考察隊給“720”基地駐軍的電台發去緊急電報:“18日淩晨2:00聯絡,有重要情況報告。”
他們沒有馬上把彭加木失蹤的消息報告駐軍,其原因是仍對彭加木歸來抱一線希望。
當天夜裏十時,考察隊員在附近的沙丘上用紅柳的枯根燒了兩堆火,每隔一小時打三發信號彈,第一顆是紅色的,第二顆是綠色的,第三顆是白色的。信號彈可以打到一百公尺高,估計周圍十五公裏範圍內都能看到。
王萬軒則把越野車開上沙丘,朝東北方向開亮大燈。他們期望,迷失方向的彭加木見到火光、燈光,見到信號彈,會朝宿營地方向走來。
一直沒有彭加木的信息,看來彭加木可能遭遇意外。考察隊在帳篷裏召開緊急會議,作出幾項決定:
一,成立臨時領導小組,由陳百錄、汪文先兩人負責。
二,陳百錄分擔與基地部隊的聯絡。要求部隊派飛機來。
三,全隊留在庫木庫都克,繼續尋找彭加木。
直到深夜二時,仍不見彭加木回來。於是,他們不得不把“彭副院長17日10時一人外出未回”這一重要情況用電報報告駐軍,並請駐軍立即轉告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
考察隊員們焦急萬分,輪流值班,不斷給火堆添柴。陳百錄通宵未眠,每隔一小時往漆黑的夜空發射三顆信號彈。一夜過去了,彭加木沒有回來!
第二天——6月18日,考察隊員在清晨六時就出發尋找彭加木。考察隊留三人在帳篷值班,六人分乘兩輛汽車往東尋找彭加木。八時多,他們下了疏勒河故道河床,在那裏尋找。然後,又上了山,用望遠鏡四下搜尋,仍不見彭加木蹤影。
考察隊一無所獲,不得不退回庫木庫都克宿營地。
根據筆者查到的“720”基地值班記錄記載,在彭加木失蹤還不到24小時,6月18日上午9時56分,“4641”號直-5型直升機從“720”基地起飛。除了機組人員三人之外,直升機上還有“720”基地的張占民、王方欣兩人同往。張占民是基地參謀,也是熟悉羅布泊地形的測繪工程師,王方欣也對那一帶極為熟悉。周夫有派出張占民,還在於張占民在曾經接待過彭加木,並告訴過彭加木在八一井那裏有水。
直升機裝載250公斤的水,這些水分別裝在兩個大塑料桶和三個小塑料桶內。
18日中午12時5分,“4641”號直-5型直升機在羅布泊以東發現了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科學考察隊的宿營地。經過領航員周懷修的準確測定,科學考察隊宿營地的實際位置與電報中所說的經緯度坐標位置相差十公裏。
“4641”號直-5型直升機在空中一出現,科學考察隊的九名成員都奔出來歡呼,招手,熱淚盈眶。對於他們來說,這時候中國人民解放軍確實是最親的親人。
直升機在庫木庫都克降落,卷起漫天沙塵。科學考察隊員們衝進沙塵,奔向直升機。在熱烈握手之後,張占民和王方欣向科學考察隊詳細詢問了彭加木失蹤的情況。這時,由於隊長彭加木失蹤,陳百錄任代隊長,副隊長仍為汪文先。
根據筆者查到的“720”基地值班記錄的原始記載,當時汪文先副隊長彙報的情況如下:
17日9時以後,彭要求出車外出找水,其他的同誌意見等基地12:00答複後再行動。12:00基地電告,決定派飛機救援,請原地待命。汪副隊長持電文找彭,未找到,在彭乘坐的小車內發現紙條:“我往東去找水井。”
這可以說是關於彭加木失蹤的最早的檔案記載。
這段原始記載表明,彭加木最初並不是打算獨自外出找水,而是“要求出車外出找水”。隻是由於“其他的同誌意見等基地12:00答複後再行動”,彭加木才決定獨自步行外出找水。
在張占民、王方欣詢問了情況之後,請科學考察隊陳百錄代隊長和包紀才二人登上直升機,往東飛行,在大約三公裏處盤旋搜索。直升機搜索了40分鍾左右,無所發現,返回考察隊宿營地。
陳百錄代隊長和包紀才下了直升機。考慮到考察隊隊員、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生物土壤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沈觀冕生病,考察隊決定讓直升機帶沈觀冕回“720”基地。這樣,考察隊隻剩8名隊員在庫木庫都克宿營地。
18日下午,考察隊決定分兩隊繼續尋找彭加木。第一隊是在下午二時半出發,找到八時半;第二隊從下午八時半找到天黑。
第一隊出發不久,就接到“720”基地首長喊話,要求第一隊馬上返回,第二隊不要出發。“720”基地首長主要是擔心考察隊總共隻有8人,除去通信兵必須在宿營地工作之外,隻剩7人,再分成兩隊,很容易走失。不能在尋找彭加木時,再發生失蹤事件。
可是,第一隊已經出發,無法召回。他們尋找了四個多小時,不見彭加木蹤影,在晚上九時才返回庫木庫都克宿營地。
在18日下午,“720”基地首長決定派“4641”號直-5型直升機再度從“720”基地起飛,往東尋找彭加木,仍然無果而返。
這時,科學考察隊的發報員蕭萬能給“720”基地發報,說科學考察隊吃的東西也很快不夠了,隻有兩袋麵粉和一箱罐頭。
“4641”號直-5型直升機原本打算第三次起飛,尋找彭加木。正要準備起飛,發現漏油。機械師經過檢查,發現直升機的八號汽缸壞了,不能再飛。於是,“4641”號直-5型直升機機組給“720”基地發電報,要求從烏魯木齊再派一架直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