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不要指望別人感激你(1 / 2)

幫助別人,但不要一心期待別人感謝,以內斂的心態給予別人幫助,你會從幫助本身而不是別人的感謝中得到快樂。

如果我們一直期望別人的感恩,多半是自尋煩惱。我們與其擔心他人不知感恩,不如不予預期。美國約翰遜博士說過:“感恩是極有教養的產物,你不可能從一般人身上得到。”

指望別人感恩可以說是犯一項一般性的錯誤,因為你實在不了解人性。

如果你救了一個人的性命,你會期望他感恩嗎?你可能會——

可是塞繆爾·萊博維茨在他當法官前曾是位有名的刑事律師,曾使78個罪犯免上電椅。你猜猜看其中有多少人曾登門道謝,或至少寄個聖誕卡來?你或許猜對了——一個都沒有。

耶穌在一個下午使十個癱子起立行走——但是有幾個人回來感謝他呢?隻有一位。耶穌環顧門徒問道:“其他九位呢?”他們全跑了,謝也不謝就跑得無影無蹤!

如果跟錢有關,那就更沒希望啦!查爾斯·舒瓦伯說,他曾幫助過一位銀行出納,這位銀行出納挪用銀行基金去做股票而造成虧損,舒瓦伯幫他補夠金額以免吃官司,這位出納員是否感謝他呢?是感謝他,但隻是一陣子,後來他還跟這位救過他的人作對——就是這位曾經救他脫離牢獄之災的人。

你如果送給親戚100萬美元,他應該會感謝你吧?安德魯·卡耐基就資助過他的親戚,不過如果安德魯·卡耐基重新複活過來,一定會很震驚地發現這位親戚正在詛咒他呢!為什麼呢?因為卡耐基遺留了3億多美元的慈善基金,但他隻繼承了100萬美元。

人間之事就是這樣。人性就是人性——你也不用指望會有所改變。何不幹脆欣然接受呢?我們應該像一位最有智慧的羅馬帝王馬庫斯·阿列留斯一樣。他有一天在日記中寫道:

“我今天會碰到多言的人、自私的人、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忘恩負義的人。我也不必驚訝或困擾,因為我還想像不出一個沒有這些人存在的世界是什麼樣。”

他說的不是很有道理嗎?我們天天埋怨別人不會知恩圖報,到底該怪誰?這是人性。所以不要再指望別人感恩了。如果我們偶爾得到別人的感激,就會是一份驚喜。如果沒有,也不至於難過。

一位住在紐約的婦人,一天到晚抱怨自己孤獨。沒有一個親戚願意靠近她,親戚去看望她,她會花幾個鍾頭喋喋不休地告訴你,她侄兒小的時候,她是怎麼照顧他們的。他們得了麻疹……腮腺炎、百日咳,都是她照顧的,他們跟她住了許多年,還資助一位侄子讀完商業學校,直到她結婚前,他們都住在她家。

這些侄子回來看望她嗎?有的!有時候!完全是出於義務。他們都怕回去看她,因為想到要坐幾個小時聽那些老調,沒完沒了與自憐永遠在等著他們。當這位婦人發現威逼利誘也沒法叫她的侄子們回來看望她後,她就剩下最後一個絕招——心髒病發作。

這心髒病是裝出來的嗎?當然不是,醫生也說她的心髒相當神經質,常常心悸。可是醫生也沒有辦法,因為她的問題是情緒性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