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活在今天的方格中(1 / 2)

你是否總是瞻前顧後,為不可知的未來顧慮重重?你是否總害怕擔心考試不能過關,畢業就麵臨失業?你是否為將和同事如何相處煩心,擔心自己適應不了公司裏的勾心鬥角?

你是否總是為將來一個人怎麼獨立生活而發愁,害怕一個人獨處的寂寞?你也許會說:現在生活中的壓力太大了,一個人難免會產生種種的猜疑和憂慮,可是事實上猜疑和顧慮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湯瑪斯·卡萊爾告訴我們不要去展望那些遙遠而模糊的事,做好自己身邊的事是最佳的選擇。

自稱自己總是在“此刻”活得生氣蓬勃的奧斯拉博士,在耶魯大學發表演講的時候,這樣啟發那些憂慮的學子們:

我相信各位都是比那些豪華客輪優秀得多的機體,你們將有更遙遠的航程,啟錨前,你們應好好注意下列如何安全航行的方法。希望各位能調節自己,以便能夠在“今天一天”這一個密閉的空間裏生活下去。登上船,應檢查一下大防水壁是否隨時可以使用。在人生的每個階段裏隻要按下一個鈕,便能隔斷“過去”——已經死亡的昨日。按下一個鈕,就能隔斷“未來”——尚未誕生的明日——許多事情都是這樣,隻有今天是安全的!把過去推出去,關緊房門。每一天都在你“完全封閉的今日空間”裏度過你的人生。

那麼,奧斯拉博士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他是告訴我們沒有必要為明天做些準備嗎?當然不是那樣,他的意思是說,為明天準備的最佳手段是在今天投放你所有的智能及熱情。

奧斯拉博士以一句基督徒常用的祈禱詞來勉勵耶魯大學的學生:“請賜給我們‘今日’所必需的衣食。”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祈禱隻祈求“今日”的食物,並未抱怨昨天的麵包,更沒有祈求說:“天哪,生產糧食的地區遭災了,這麼一來,‘明年’秋天要怎麼做麵包呢?上帝啊!我明天能否吃上麵包呢?”

更明確地說,這個祈求“今日”的禱告是教我們隻求今天的麵包,今天的麵包才是惟一我們能吃的麵包。

耶穌曾說:“不要煩惱明天的事,明天自有明天的安排,隻要把全部精力集中在今天就行了。”

許多人或許覺得耶穌所說不要擔心明天的事是很難做到的,他們說:“我們不能不打算明天的事。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而不得不辦保險,也不能不為老年存錢,不得不為出人頭地而努力,不得不為將來的生計有所準備。”我們是應該為明天而精心計劃,但是絕不應該浪費時間去做無謂的擔憂。

無論是緊張的戰爭年代還是悠閑的和平時期,積極與消極的分界點就在這裏。積極性的思考,能夠看透事物的根源,能把握好現在,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往前邁進;消極性的觀念,則往往會使自己陷入緊張及神經衰弱裏。

“二戰”中一位飽受恐懼感折磨的年輕士兵對此深有體驗。他說:“殘酷的戰爭中,我因極度不安而患了所謂‘痙攣性結腸炎’,深為所苦,如果不是戰爭馬上結束,我想我必定會徹底地崩潰。”

“當時我擔任記錄傷亡官兵的工作,就是計算陣亡者、行蹤不明者,並整理與之有關的記錄,以及掩埋陣亡將士的屍體,搜集他們隨身攜帶的物品,寄給他們生前一心所係的父母及親人。我累壞了,並不斷被不安所籠罩,擔心自己是否能活下去,能否再親手抱一抱我的兒子——自從他出生以來,尚未謀麵的兒子。由於心力交瘁,我的體重迅速下降。恐懼感使我幾近瘋狂。端詳自己的雙手時,滿眼都是皮包骨頭。我十分擔心自己會崩潰,有時竟無法克製地像小孩般抽泣起來,軟弱到隻要一個人獨處,便忍不住要哭。”

“最後我被安排到陸軍的診療所中治療,由於一位軍醫的忠告,使我得到了轉機。他徹底檢查了我的身體後,告訴我說我的病是精神上的。年輕人,不要把自己搞得太過緊張。你不妨把人生想像成一個沙漏,沒有人能使所有的沙粒一次通過中央的瓶頸,隻要靜靜地讓這些沙子一粒一粒通過便行了,不管是你、是我還是是其他的人,都跟這隻沙漏一樣。在一天之始,即使是有堆積如山等待處理的工作,但我們一次仍隻能做一件事,就像沙漏裏的沙,隻能慢慢地、一粒粒地漏下一般,否則身心早晚是要完蛋的。”

“自從由軍醫那兒聽到‘一次一粒沙……一次一件工作’的忠告後,我便全心全意去實踐這個哲學。慢慢地,我的身心都從戰爭的恐懼中解脫了出來。以我現在的工作來說,這句話也很受用。麵對堆積如山的問題時,我不再考慮一次同時解決它們。也不再讓自己緊張兮兮,而是利落地把工作逐件處理完,如今,過去那種征戰沙場瀕臨危險的種種慌亂感覺再不會在我身上發生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