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堅決、果斷的行動是高效率的前提(1 / 2)

凡事不想一想就行動叫魯莽,往往會導致後患無窮,但想得太多,瞻前顧後,翻來覆去,搞得太複雜,就容易陷入猶豫不決的狐疑之中,導致優柔寡斷,效率不高。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這就是莎士比亞筆下著名的“哈姆雷特式的猶豫。”當斷不斷,反被其亂!

“三思而後行,謀定而後動”是克服衝動的最佳良藥,是古代先賢留下的不朽名言。季文子遇事總要考慮三次以上才行動。孔子聽說後說:“考慮兩次也就可以了。”

思考什麼呢?思考的是問題的根源和起因。之所以要三思,是因為問題是很多原因導致的,其背景複雜,單憑直覺的感性認識很難得出結論,往往需要一段時間的分析歸納或者調查研究才能理出個所以然來,所以,思維必須精細謹慎,一步接著一步,一遍接著一遍,確保萬無一失。

謀定而後動就需要在發生問題時沉著冷靜,不急於立即采取行動,而是要靜下心來冷靜地分析。心急的人往往會不耐煩地催促趕快采取行動,因為他們總是擔心時間緊迫,再不采取行動就來不及了。其實,越忙就越容易出差錯。如果事先沒有考慮好,路子沒走對,反而會耽誤時間。所以,中國古代有句俗話,叫“磨刀不誤砍柴工”。先把刀磨快了,看起來耽誤了工夫,但是在砍的時候由於刀口鋒利,所以效率高,反而節省了工夫。也像出門開車,事先把地圖熟悉了,順著標誌一路開去,就可以不繞彎路,節省時間。如果慌忙上路,看起來節省了看地圖的時間,但是一旦走錯了路,可能就會浪費比看地圖長幾倍的時間。

但是“三思而後行”不能作為優柔寡斷的借口,有時候,有些事,是必須果斷處理的,正所謂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所以,“君子務窮理而貴果斷。”既要想清楚,有所思考而後行動,又不要優柔寡斷。

戰國時代,楚國令尹(掌握軍政大權的大官)春申君黃歇任職期間,有人勸他及早地把一個實力派人物李園除掉。黃歇優柔寡斷,遲遲沒有接受勸告,後來反被李園派來的刺客暗殺。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這種封建士大夫之間的爭權奪利,沒有任何可取之處。但是,《史記》通過這個故事卻揭示出一個千古以來一直被人高度重視的謀略——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遇事“當斷不斷”,猶豫不決,就會耽誤時機,進而“反受其亂”。

曆史上,因為當斷不斷而反受其亂的例子很多。比如,三國時期的袁紹集團,雖然曾經謀士如雲、戰將如雨,但是由於袁紹的“多謀少決”,官渡一戰,卻敗於曹操之手。

“多謀少決”,是缺乏主見,缺少判斷能力,不能及時正確地決斷的表現,這對一個統帥或決策人物來說,是最致命的弱點。

比如在白馬之戰中,袁紹聽說有一位赤臉長須使大刀的猛將斬了他的大將顏良後大怒,謀士沮授乘機建議他及時除去劉備。

此時袁紹指著劉備說:“汝弟斬吾大將,汝必通謀,留爾何用!”說著就要推劉備出去斬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